拖延的代际传递机制及团辅干预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3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拖延(Procrastination)指的是个体在面临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时不能立刻投入并按时完成,而是有意地从事与之无关的其它行为活动,并推迟从事任务的现象。尽管人们都知道时间的宝贵,却总是会将手头的工作寄希望于以后,最终落得个“明日复明日,完事成蹉跎”的结果。拖延行为不仅大大削弱了人们完成任务的效率,而且会给个体自身带来诸多消极后果。人们往往要承受因自身的拖延行为带来的内在情绪上的折磨,如感到焦虑、强烈地自责、负罪感和内疚,甚至不断地自我否定和自我贬低。这些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由于拖延会给人们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拖延行为。随着对拖延行为研究的不断推进,研究者们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拖延的概念、种类、拖延行为产生的原因等等。但是很少有研究从代际传递的视角考察拖延的形成机制。代际传递指的是父母的行为、能力、观念、特征、发展结果等传递给子女的现象。观察学习理论指出,儿童能够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习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能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因此儿童的观察学习能够为拖延在亲子之间的代际传递提供可能。本研究正是基于观察学习理论,并且从代际传递的视角考察儿童拖延行为的形成机制,并且进一步探讨儿童的时间管理倾向和儿童的自我控制在代际传递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在深入探讨拖延代际传递的内部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团体辅导的形式对此机制进行干预。为探讨拖延在亲子关系中的代际传递以及代际传递过程中的内部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成人拖延问卷、一般拖延量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553名小学儿童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且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之后采用团体辅导的形式对儿童时间管理倾向进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1)拖延行为在父母和儿童之间存在代际传递性;(2)时间管理倾向在拖延的代际传递过程中能起到简单中介作用;(3)时间管理倾向和自我控制在拖延的代际传递过程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4)父亲和母亲在自身拖延行为通过儿童时间管理倾向和自我控制影响儿童拖延行为的模式上是不一致的。(5)以时间管理倾向为主题的团体辅导能够显著提升儿童的时间管理能力,并能够进一步降低儿童的拖延行为。
其他文献
<正>患者女,58岁。主诉:左侧拇趾甲增厚、变形20年余,甲根部结节3年余。现病史: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拇趾甲增厚,无明显自觉症状,未到医院就诊。3年多前甲根部出现结节
期刊
触觉传感器对于推动机器人智能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用新型智能敏感材料开发先进的触觉传感器势在必行。新型铁镓合金(Fe83Ga17)具有拉伸强度高、延展性好、磁致伸缩大和机
诗歌在世界各民族文化源头上居于重要地位,中国诗歌由宗教信仰转变为人文理性思考的方向,孔子在中国诗学史上第一个对“诗”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的,以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是一种三层前馈型非线性神经网络,它具有较强的函数逼近能力和分类能力.根据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优点,在对滚动轴承正常和故障振动信号特征分析的基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子电路向着超小型和微型化发展,这对封装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点胶技术作为电子封装技术的关键和核心,其技术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封装技术的优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下的电感辨识问题,基于二阶滑模观测器位置辨识算法,分析了电机电感参数偏差对辨识反电动势和位置辨识偏差的影响。通过引入极值搜索(E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