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新革命历史小说的创作潮流,在不断的蜕变中再现了此前不同时期对革命历史的叙述。在继承以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对历史本质叙述的同时,由于受到新历史主义理论、国家主旋律工程、文学自身发展的规律、作家对价值理想的建构、时代语境等因素的影响,新革命历史小说在对历史的讲述上与既往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相比较而言,表现出很大的变化。新革命历史小说的相关创作再次追述了革命历史的红色记忆,与十七年时期及此后延续的革命历史小说题材的创作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映照的关系,它在继承革命正史合法化讲述的同时,试图将被挤压到历史边缘甚至是被主流意识形态有意遮蔽的一些革命历史存在加以还原。此外,新革命历史小说的创作在许多方面发生了新变。这种新变主要体现在削减历史深度,对革命历史复杂性与真实性的还原,人物形象的多维化,爱情描写的复杂化,叙事方式的变化等方面。新革命历史小说的种种新变拓展了历史的外延,并深化了历史的内涵,对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论文由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引言主要说明新革命历史小说的概况和相关的研究现状。正文详细论证新革命历史小说与既往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相比较而言所发生的变化。第一部分主要探究“新革命历史小说”的概念,这一文学创作潮流出现的推动力量及代表作品。新革命历史小说这一概念是相对于既往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而言的,一般意义上是指一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出现在文坛上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小说文本。它的出现受到新历史主义理论的影响,国家主旋律工程的推动,文学精神内涵的丧失和作家建构精神价值的写作理想等因素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新革命历史小说对革命历史深度的削减上,主要是指在文本的叙述中革命者参加革命的动机,不再带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复仇等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而是表现为偶然因素的介入,叙述者有意的留白,叙述者有意的疏离等三种方式。第三部分主要是探讨在理性观照下,新革命历史小说对革命历史真实性与复杂性的还原。对这种还原的分析分为四个方面:对国共两党客观理性的观照;对战火硝烟中女性革命者境况的描述和反思;在抵近和拒绝间游离的爱情;自始至终的草莽英雄形象等方面,论文试图通过对这种新变的分析,对新革命历史小说拓展革命历史外延,深化革命历史内涵的本质给以集中的把握。第四部分主要探讨新革命历史小说的结构方式。新革命历史小说的结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英雄传奇和历史沉思交融的叙事,日常生活化的叙事。结语部分在正文基础上,将新革命历史小说这一创作潮流放置在革命历史题材小说这一大的时空维度中,指出了新革命历史小说创作潮流在拓展革命历史外延,深化革命历史内涵方面对于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借鉴意义和对于当代精神价值构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