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治理研究往往与劳动力转移联系在一起。这些研究在哈里斯—托塔罗(1970)模式下,讨论了不同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环境以及经济效果。并且,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不仅仅使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城乡差距,往往在人力资本水平上也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故而,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不仅仅是经济一元化,往往还要伴随人力资本水平的一元化。近年来,随着经济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环境问题、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水平与产业技术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在这些国家中日益突出,人力资本水平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开始受到关注。目前,部分研究从各种角度分析人力资本变化与环境关系,但我们发现,还缺少讨论城乡人力资本水平差距的变化与环境保护、进而部门间人力资本水平差距的变化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成果。本文正是为了明确部门间人力资本水平差距与环境关系而展开研究的,主要考虑了不同性质的企业间缩小人力资本水平差距时所带来的环境效果。本文运用理论建模和实证计量两个方法来讨论上述问题。在理论建模部分,本文对哈里斯-托达罗的两部门模型进行扩展,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部门间人力资本水平差距以及自然环境的因素进行经济学分析。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对环境的影响效果与企业性质和资本在部门间是否流动有关系。在短期情况下,缩小部门1(知识密集型部门)与部门2(劳动密集型部门)之间的人力资本水平差距有改善环境的效果,缩小部门2(劳动密集型部门)与部门3(农村部门)之间的人力资本水平差距使环境恶化;而当资本在城市部门间流动的情况下,缩小部门1(知识密集型部门)与部门2(劳动密集型部门)之间的人力资本水平差距使环境恶化,缩小部门2(劳动密集型部门)与部门3(农村部门)之间的人力资本水平差距则可以使环境得到改善。本文还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样本数据,进一步检验了理论分析的结果。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城市部门间的资本并不是部门专用而是相互流动的,实证结果与资本部门间流动模型的分析结果相吻合。最后,依据本文的分析结果,总结了本论文研究中的主要结论,并依据文章中的研究结论,结合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