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对智能广告态度的实证研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enfei7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被认为能够促进目标受众和网络广告的针对性,在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时间向正确的人提供广告。智能广告的出现标志着广告产业迎来智能时代的全新范式,精准化推荐、高度交互性以及人性化体验将引起消费者态度的转变。虽然国内外对智能广告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影响等相关研究已经越来越多,但从受众视角研究智能广告还是数之甚少。受众对智能广告的感知是否明显,对智能广告持有什么样的态度,如何更好利用智能广告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广告传播,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目前智能广告主要是让广告与用户紧密互动,创造出全新的传播模式和营销途径,因此探究消费者态度是对智能广告的传播效果强有力的验证手段。首先,本文以理性行为理论和互联网广告态度模型为理论基础,制定深度访谈提纲。而后,将深度访谈资料结果运用质化分析软件Nvivo 12.0,初步得出影响消费者对智能广告态度的8个因子,认知阶段的影响因子分别是个性化推荐、品牌知名度和平台信任度,情感阶段的影响因子是娱乐性、信息性和侵扰性,行为阶段的影响因子是优惠信息和意见领袖。同时,提出研究假设并结合问卷调查以及资料分析验证假设合理性。在收集有效问卷后,利用统计软件SPSS 18.0数据分析发现,个性化推荐、品牌知名度、平台信任度、娱乐性、意见领袖等因素与消费者态度有显性正相关,信息性和侵扰性等因素与消费者态度有负相关,而优惠信息因素与消费者态度相关性不明显。可以说,消费者对智能广告目前处于初步认知阶段。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受访者对智能广告的特性感知并不明显,了解也不够深入,但相对来说广告体验较以往传统广告相比更好,并且内容有趣、购买便利的广告形式更受消费者喜爱。在精准定位和用户隐私方面,消费者态度表现比较消极,因此智能广告仍需改善,否则广告效果也将受到影响,不利于智能广告的发展。在智能广告的展望上,可以从加强个性化推荐的精准度、提高广告内容质量以及广告监管力度等几方面进行改进。
其他文献
我国的改革由农业开始,农业的发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激活农村活力,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让农民更加富裕,农业产业进行融合发展是最有效的途径。本文研究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就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一种融合模式,以汝州市“硕平花海”园区为具体研究对象,该园区是以特色种植业为主,以龙头企业蒋姑山农林发展有限公司为主导,使园区的农业得到了发展,特色种植业产业链得到了延长,各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得以初步形
自从我国开启市场导向的改革以来,把具有软预算约束的国有企业改造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成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其中发展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食品安全事件的屡屡爆发迫使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手段保障国民安全健康。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已经取
门诊外科换药体会福州市儿童福利院李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换药工作是外科临床治疗中重要的一环。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正确掌握各类伤口的处理原则和方法,从而促使伤
本文以传统写意花鸟画“程式”的嬗变发展入手研究,对传统写意花鸟画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其不同时期的形成因素以及形成的特点。意在梳理传统写意花鸟画“程式”的“
乡镇政府公职人员直接面对的是人民群众,承担着将中央大政方针政策方针直接落实于广大农村的重任。如今,在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研究中,对乡镇一级公职人员的工作满意度研究并不多。重视乡镇政府工作现状,才能以他们的满意带动整个基层广大群众的满意,才能用政府职能的高效发挥带动整个新农村的发展。本文针对乡镇公职人员这一基层群体,参考国内外成熟的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编制了沾化区公职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选
近些年,随着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购房热成为主流,也随之出现许多问题。结合现状,就目前的法律资料来看,虽然民法典草案中有关于居住权的内容,明确规定居住权属于用益物权,但是民法典还没公布。其中题目中的身份关系视角下的特定主体指的是对房屋合法占有,与房屋所有权人具有特定身份关系的未成年人、老年人、妇女等社会弱势群体。关于居住利益与所有权冲突的案子比比皆是,由于最高人民法院没有指导案例,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西省部分民营企业的生产、销售、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江西民营经济已成为江西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江西民营企业要汲取金融危机
<正>我是一名初中英语教师,所教班级后进生较多,从教近20年来所遇到的情况来分析,我认为就其形式而言可以大致分为四种类型:一是障碍型。学习调皮捣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
期刊
目的:长时间的限制性饮食行为不仅能直接发展成病理性饮食障碍,而且在发展形成过程中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因此有必要对其形成机制进行探讨。以往的研究表明,限制性饮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