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传资源蕴藏巨大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及研发机构利用其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无偿或低价从发展中国家获取大量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通过将商业性开发后的资源出售给遗传资源提供国而攫取巨额利润。遗传资源持有者、土著社区和相关国家的合法利益损失严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山水相连,气候相似,共有遗传资源数量巨大,种类繁多,深受发达国家生物盗版之害,遗传资源保护迫在眉睫。目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已意识到遗传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显示出共同进行遗传资源保护的倾向。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遗传资源保护合作进程受阻,无法遏制日益增加的生物盗版。论文从政府间合作视角出发,建议中国政府与东南亚国家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建设契机,将遗传资源保护从其他议题中独立出来,提上中国-东盟区域政府议程。中国政府与东南亚国家可在确立遗传资源保护政府间磋商机制,推选出一个主导国的前提下,由主导国及其组织的遗传资源保护项目小组稳步推进协调国家间遗传资源立法基础、加强中国-东盟区域遗传资源保护能力建设、促进中国-东盟区域遗传资源文献化与建立中国-东盟区域信托基金会等合作项目,充分发挥政府在遗传资源保护领域的主导作用,提高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参与国际遗传资源保护规则制定的意愿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