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童事件”的伦理思考——从儿童权利角度

来源 :湖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jian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是每个家庭的快乐之源,也是祖国的未来栋梁,美好的童年生活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是,近年来儿童权利侵害事件被频频发生,特别是虐待儿童的事件引起全社会的极大愤慨和强烈关注。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令人发指的虐童事件呢?导致这种事件发生的原因何在?如何才能预防和杜绝这种不仁道现象,让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呢?笔者从伦理学的视域关注和研究这个问题。  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缘起、国内外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从频繁发生的虐童现象入手,对已经发生的虐童事件进行分析,阐述研究虐童事件伦理思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综述国内外学者对虐童问题研究的现状。通过对虐童事件资料的分析和呈现,概括虐待儿童现象的类型。本研究中的儿童是指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二章从实然的角度分析了导致虐童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归纳为:儿童家庭原因、幼儿园及学校原因、社会原因。  第三章介绍我国和西方儿童权利伦理思想发展历程。总的来说,在西方观念里,儿童是上帝的,因而具有相对的人格和权益;在中国,儿童是自家的,视为私有。通过把我国和西方由古至今的儿童权利思想发展按照其特征和内容,都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其具体的儿童权利思想给予必要的论证和阐释。儿童权利思想历史演进的梳理为分析儿童权利的意蕴奠定基础。  第四章儿童权利正当性的辩护。介绍了儿童权利的基本内容,儿童权利是基于儿童的道德地位而应当享有的自由和利益。从应然的角度看,儿童权利关涉儿童的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因而从伦理学角度关怀儿童权利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第五章预防儿童受虐的伦理途径,分别从伦理观念、儿童权利保护的途径和预防儿童虐待法律法规的角度,分析讨论如何杜绝虐童事件,承认、尊重和认真对待儿童权利问题。
其他文献
期刊
理想人格就是设计一种理想化的人格模式,它是社会的、伦理的、人生的理想的体现,是人格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对社会最基本的价值目标的反映。因而如何培养理想的人格一直
新型辊压法烟草薄片生产线具备均匀掺兑5%~10%木浆纤维、薄片起皱成形的功能.加纤起皱薄片的填充值、强度等物理指标有了明显提高.当卷烟厂的制丝工艺参数作相应配改后,可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