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肿瘤患者灵性关爱的质性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ckymanj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宁疗护旨在减轻临终患者的整体痛苦,满足临终者和家人的需求,提高终末期患者的生命质量。医护人员在安宁疗护中的角色负有重要担当,以帮助临终者安详、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增加,老年病和慢性病成为我国居民主要死因,特别是老年人群中肿瘤患病率的增多,客观增加了安宁疗护的需求。虽然各地成立安宁疗护中心,仍然存在需求与供给不足、分布不平衡的矛盾,我国临终者死亡质量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仍存在较大距离。目前,我国安宁疗护中的灵性关爱在实践中基本未开展,灵性概念没有一致性,医护人员对灵性认知存在误区,不知如何识别灵性需求,提供灵性关爱?灵性关爱是安宁疗护人文关怀方面的核心,灵性概念的核心是意义和价值,灵性关爱的核心是帮助临终患者回忆和体验自己一生中值骄傲的人生存在价值,让他们无憾地、有尊严地逝去。灵性关爱注重临终者发现人生价值与意义,引导患者向内反省和关怀陪伴,以健康的生命观、科学的死亡观为准则,践行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文关怀,注重对患者、家人身心社灵的全人关怀,体现了医护人员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论文理论从灵性内涵开始,逐步分析灵性与宗教,宗教死亡观,灵性与心理,灵性与疼痛、痛苦等方面的内容。实证研究以13名晚期肿瘤患者和6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以质性研究为方法,通过了解晚期肿瘤患者的灵性困扰以及其对患者的身体、生活、信念、家人和意义等方面造成的影响,总结出患者、家人面临的灵性困扰及医护人员、志愿者、护工、家人对灵性、灵性关爱的认知。针对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对策。希望为安宁疗护者对灵性认知提供分析和解答。在灵性照顾中为灵性关爱者缓解患者的恐惧、忧虑、无意义感的困扰提供指导,共同帮助临终者找寻生命价值与意义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与紫杉醇注射液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别.方法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晚期乳腺癌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肿瘤细胞生长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人VEGFR-3mRNA编码序列,设计3个RNA干涉靶点,构建siRNA表达载体,并转染到LoVo细胞中,应用半定量RT-P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角膜盲患者在角膜移植术前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氨基酸残基配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66例(67眼)眼外伤后角膜盲患者,按角膜新生血管程度分2组:新生血管组51眼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会促使工业生产工艺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规律在印刷行业也得到了力证和体现。伴随计算机数码技术和CTP技术的日益成熟,国内外印刷业逐渐摒弃了过去的胶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语用交际过程。作为语用行为的一种,身体行为对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对言语意义起着补充、强调或替代作用。因此有必要明确何为身体
智能手机以迅猛的速度在市场普及,并逐渐成为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为了很好的满足便携的要求,手机在演化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舍弃了很多形式和交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