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教师把意识带到教学中时,通常能提高自身的情感意识,有利于与学生有效的互动。以往研究发现,教师的正念程度与师生互动水平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教师的正念水平能正向预测师生互动水平。然而,这种现象背后的机制仍不清楚,基于教师的正念干预研究也很少见。因此,本研究通过两个子研究,一是探讨教师的教学人际正念与师生互动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二是发展并检验教学人际正念干预课程的有效性。研究一为横断相关研究,探讨教学人际正念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对象为广东省313名中小学教师,教师平均年龄为33.2岁,平均教龄为9.8年。基于教师自我报告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教学人际正念显著正向预测情绪智力和正向预测课堂师生互动;(2)情绪智力在教学人际正念与课堂师生互动起显著中介作用。研究二为干预研究,研究对象为61名中小学教师,教师平均年龄为31.3岁,平均教龄为7.8年,采用2*4(组别*测试类型)的研究设计。将被试随机分为正念干预组和等待控制组,正念干预组开展了共5周(每周1次,1.5小时)的正念培训,控制组在此期间不做任何相关培训。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共4次分别测量了被试的教学人际正念、情绪智力和课堂师生互动得分。结果表明:(1)教师正念干预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人际正念、情绪智力和课堂师生互动水平;(2)情绪智力在干预组别和课堂师生互动起到中介的延时效应。综上,研究一揭示了教学人际正念是如何影响课堂师生互动水平的,阐明了教学人际正念对课堂师生互动影响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推动改善师生关系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干预方案的有效设计。研究二开发了教学人际正念干预课程并考察了干预的有效性,并进一步验证了教学人际正念通过情绪智力对课堂师生互动产生影响的中介作用机制。但未来研究仍需更广的样本量和在实验研究中采用积极控制来验证本研究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