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工同酬指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和劳动熟练程度相同的劳动者在从事同种工作时,不论其性别、年龄、民族、区域等差异,只要提供相同的劳动量,创造同等的劳动价值,就获得相同的劳动报酬。同工同酬意味着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与所得报酬成正比,是劳动者进入劳动关系时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坚持同工同酬原则,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和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地位。 本文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同工同酬的基本理论。具体通过同工同酬原则的起源、法律规制、概念界定等几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展开本部分的论述。在第一节同工同酬原则的起源和法律规制中,主要论述了同工同酬原则的依据、来源以及同工不同酬问题在我国产生的根源;第二节同工同酬的概念界定从不同视角论述了同工同酬的概念。第二部分论述了我国社会经济中同工不同酬问题的分类和表现形式,列举我国社会中同工不同酬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详细说明了同工同酬权的发展过程、立法现状及不足之处。第三部分,同工同酬问题的法律制度完善对策研究。针对上文提出的目前我国我国社会中同工不同酬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积极建言献策,由此提出解决同工不同酬问题的法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