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南京地区的大气气溶胶的化学组成及其来源,本文在2013年至2015年对南京北郊气溶胶中的化学组成进行了采样及分析。本文使用安德森九级和中流量采样器对气溶胶进行膜采样,利用离子色谱仪和热/光碳分析仪分别对水溶性离子和EC、OC进行测定,利用污染气体观测仪和β射线测尘仪监测污染气体和PM2.5,并结合后向轨迹、地面气象要素对观测结果进行再分析,为南京大气雾霾的形成机制和污染治理提供帮助。研究表明,在南京北郊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春季、夏季、秋季为东部海洋性气团,冬季主要受本地气团影响。春季二次气溶胶源占33.6%。夏季、秋季主要为海洋来源。冬季的生物质燃烧源占35.2%。在PM2.5中,灰霾日比非灰霾日NH4+、SO42-、NO3-全年平均上升43.6%、65.6%、72.2%;在PM2.5-10中,分别为17.5%、43.6%、35.2%。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期间,TC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SOC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POC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在2013年8月10~28日,南京亚青会期间PM2.5、NO2、O3和CO的浓度分别比前期降低了26.0%、42.6%、36.1%和46.1%。亚青会期间,PM2.5主要成分为Na+、NH4+、Ca2+、NO3-和SO42-,PM2.5-10为Na+、NH4+、Ca2+、Cl-、NO3-和SO42-。大部分离子呈现三峰型谱分布。在亚青会前期和后期SO2和NOx主要来自于移动源,期间为固定源。在亚青会期间、后期,EC和OC具有较好的同源性,且浓度降低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