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酬激励是企业经营者努力工作的最直接、最原始的推动力,报酬机制的不合理将导致经营者行为的异化和人才的流失,对企业经营者报酬激励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然而在众多的相关研究中,专门针对经营者报酬的决定问题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把影响我国企业经营者报酬的各种因素分为主导因素和调节因素,从理论上分别讨论影响经营者报酬的因素及其作用方式,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各种因素对我国企业经营者报酬的影响,提出经营者报酬制度改革的合理政策建议。 我国企业经营者报酬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主导因素和调节因素。市场条件、经营业绩、经营者人力资本、企业规模和企业产权结构是主导因素,对经营者报酬的确定起主导作用。企业决策过程的非正式制度因素、监督机制、经营者个人偏好和其他环境因素等等是确定报酬的调节性因素,是同类企业报酬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主导因素和调节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报酬决定模型,并将权变思想运用于对该模型的分析。 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主导因素。采用混合横截面数据,将年份设为虚拟变量,实证结果表明除经营业绩以外的其它几个指标对经营者报酬的影响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与模型的假设相符合。其中,经营者年度报酬与公司规模、经营者人力资本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经营者持股水平存在微弱的正相关关系,与国有股比例存在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而报酬应与业绩挂钩已是理论界的共识,因此,优化经营者报酬决定机制主要是针对主导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