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苋潜在化感物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生理生化机制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903630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来入侵植物对生物多样性及农作物产量及质量存在严重危害,而化感作用在外来植物入侵的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是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竞争的新式武器。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 L.),原产美洲,已成为我国热带地区常见杂草,对作物、蔬菜及果树具有危害作用。本论文以刺苋为研究对象,调查了刺苋在浙江省内野外分布状况,探讨了不同胁迫处理对刺苋生长的影响。研究了刺苋水浸提液对7种农作物生长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及其潜在化感物质,主要结果如下:1、调查发现,刺苋在浙江省内主要分布于湖州、舟山、衢州、台州及杭州地区。2、盐与干旱处理胁迫条件下刺苋的生长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但偏酸性条件不利于刺苋生长,干旱处理条件下对刺苋的生长结果与野外实地调查时的生境存在相关性。3、高浓度鲜样刺苋水浸提液对7种农作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水稻、辣椒、豇豆、白菜、莴苣、黄瓜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对小麦、白菜、莴苣、黄瓜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所有受试农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随干样水浸提液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刺苋地上部分水浸提液对农作物生长抑制作用比根的水提液抑制作用强。研究发现,水浸提液促进了水稻幼苗体内ROS积累及MDA的产生,导致了幼苗氧化胁迫,进而影响其生长。4、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了刺苋体内潜在的化感物质,发现有芦丁、齐墩果酸和β-谷甾醇这3种物质,含量分别为37.48μg/g,19.04μg/g,144.82μg/g。发现这3种物质对水稻、豇豆、白菜、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这3种化感物质处理能够提高水稻幼苗体内ROS的产生速率及MDA含量的积累,导致SOD、POD、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对幼苗造成氧化胁迫,从而影响了幼苗的生长发育。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