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杄PwNAC1及其拟南芥同源基因ANAC018转录活性及功能分析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ing82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AC转录因子是一个植物特有、功能多样性的基因家族,它们在植物生长发育、衰老、激素响应以及生物应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对青杄基因PwNACl的研究,找到拟南芥同源基因ANAC018,并对ANAC018的转录活性抑制域研究及ANAC018的功能研究。我们从拟南芥中分离鉴定出ANAC018基因,稳定遗传转化至拟南芥中验证其在植物中的功能。结果显示,在拟南芥中过表达ANAC018可以在红光下改变花期,改变荚果衰老时间,增强拟南芥对干旱和盐胁迫的耐受性,具体结果如下:  1、将青杄PwNACl及拟南芥ANAC018在拟南芥中稳定表达,观察PwNACl及ANAC018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表明,PwNACl及ANAC018主要分布于根尖细胞的细胞核中,这与其作为转录因子在细胞核发挥功能一致,而只转化GFP的对照则在根尖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分布。  2、转录激活实验证实PwNACl及ANAC018在酵母系统中没有转录激活活性,预示PwNACl及ANAC018可能以转录抑制形式发挥作用:酵母单杂交试验验证了PwNACl及ANAC018及其同源蛋白的C端具有转录激活活性,而全长不具有转录激活活性。分别将PwNACl及ANAC018分为9段,通过酵母单杂实验,最终确定转录抑制结构分别存在于PwNACl的126/136氨基酸及ANAC018的128/138氨基酸,抑制了C端转录激活能力。  3、通过系统进化树找到了青杄基因PwNACl拟南芥同源基因ANAC018、ANAC025、ANAC029和ANAC047,酵母双杂交结果表明ANAC018自身不能体外互作,推测其不能形成同源二聚体;但能与ANAC029体外互作,猜测ANAC018可能与ANAC029形成异源二聚体,参与转录激活或行使其他功能。  4、拟南芥组织特异性表达试验中,ANAC018的表达量随着拟南芥的成熟衰老而升高,在多种激素和非生物胁迫处理后发现,ANAC018的表达量可被Eth诱导升高。  5、将ANAC018在拟南芥中过表达,得到的转基因植株与野生型及突变植株进行逆境实验,观察植株对盐及干旱胁迫的响应,并统计数据。结果表明,幼苗阶段,过表达ANAC018通过升高POD及SOD酶活性提高幼苗抗逆性;成苗阶段,过表达ANAC018的抗旱能力较强,而在突变体对非生物胁迫的敏感性较高;在高盐处理下,过表达植株成活率明显高于突变体。  6、拟南芥中过表达ANAC018可以使植株在衰老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量降低,特别是SAGs基因下降特别明显,推测过表达ANAC018通过调控拟南芥衰老相关基因SAG12、SAG18、SAG20、SEN4表达量下降来延缓荚果的衰老;进一步实验,将不同植株的离体叶片在3μMABA溶液中培养3天的环境后,过表达植株叶片衰老程度低于突变体。推测,过表达ANAC018调控衰老属于ABA依赖型。  7、红光照射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拟南芥开花时间较野生型及突变体晚。过表达ANAC018可以升高植株抑制开花基因FLC的表达,降低促进开花基因SOCl、FT表达。推测ANAC018参与了植物光形态建成,从而影响植物的开花时间。
其他文献
粉蚧在分类上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粉蚧科Pseudococcide,全世界记录264属,2000余种,是重要的农林害虫。粉蚧的虫体具有多种蜡腺,能分泌蜡质,形成保护性的
高山松(Pinus densata)已被大量遗传分子研究证实是云南松(P.yunnanensis)与油松(P. tabuliformis)自然杂交产生的同倍体杂种,在分布上处于高于亲本种海拔的生态位,与亲本种
黄土高原地处干旱与半干旱区域,土层深厚,含有丰富的碳酸钙,在全国碳循环中有着重要贡献。本研究以整个黄土高原地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共收集了黄土高原地区
水分特性决定了植物的蒸腾耗水及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水分也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建设的重要因子。本文研究了毛素素沙地沙柳、小叶杨两树种的光合及蒸腾变化规律,结合叶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