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ery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之后,我国外汇储备增长迅速,规模从1994年末的516.2亿美元迅速膨胀到2007年末的15282.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9.8[%],一跃成为世界第一,比排名第二的日本高出了5549.5亿美元。我国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规模和其不断加快的增速,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诚然,高额的外汇储备不仅能够提高我国干预外汇市场和维持本币汇率的能力,满足应付国际紧急支付的需要,而且还能在保护本国经济金融安全等方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如果外汇储备过多则会造成外汇资源的闲置浪费和机会成本上升,甚至由于国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影响国内的利率水平、物价水平,造成通货膨胀压力,损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并进而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探讨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这个问题,首先介绍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我国当前外汇储备规模迅猛增长的原因,并对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讨论。其次,以外汇储备规模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对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进行了理论的分析。随后根据我国国情,在对阿格沃尔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对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远远高于适度规模的上界。最后,针对当前外汇储备偏高的实际情况,本文从稳定规模和加强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对影响开放式基金赎回的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并对我国开放式基金市场存在的“赎回异象”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和理论解释。本文通过对国外学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将会产生使个人和整个群体寿命延长却没有生活来源的长寿风险。而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个人年金产品为客户提供长寿风险保护。但是这也将个人与群体
本文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效应进行了研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货币供给量、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影响资产价格变化,实现其政策意图。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