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ye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壮族及其先民自古就在华南——珠江流域生息繁衍,他们是广西乃至整个岭南地区最早的土著,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的主体很少迁徙的民族之一。壮族经历了先秦远古时代的自主发展、秦汉乃至民国时期在中央政权治理下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处中生存和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族区域自治三个阶段。在文化发展的历程中,壮民族历经了“与越杂处”、“和辑百越”、“羁縻制度”、“土司制度”、“改土归流”等由历代中央王朝推行的强权措施,进而引起了在其文化形成过程中不断的整合、变迁,形成了自身的文化特质。壮族传统聚落和民居作为壮族文化传承与变迁的载体对于研究壮族社会历史文化、揭示壮族与其他民族间文化的相互影响颇具意义。长期以来,壮族作为一个汉化程度较高的少数民族,其传统聚落、民居建筑的研究并未受到与其人口数量对等的重视。又由于其多与其他少数民族聚居而使得其自身文化特性未得到充分的辨析与挖掘,这也是研究的难度所在。本文从民族学和自然、人文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基于对壮族地区人文与自然背景的全面分析,以聚落形态、建筑平面型制与构架类型作为依据,采用了文化圈属的分类方法,对广西壮族人居建筑文化进行了区划,分为:桂西北干栏区、桂西及桂西南干栏区、桂西中部次生干栏区与桂东地居区四大分区。同时,总结了建筑文化分区的真正原因在于:山形走势、气候与植被、族群与风俗习惯、流域与文化传播等诸多方面的地域差别。在建筑文化分区的基础上,剖析了各分区壮族传统聚落的差异与共性,对聚落空间形态、空间意向、公共建筑进行了分类总结,并将壮族传统聚落分别与广西地域内的侗族、汉族聚落做对比研究,廓清其特征。从平面入户方式与空间格局、结构特点、立面特征等方面深入阐述了四个分区民居建筑的特点并进行比较研究,把握壮族传统民居的建筑学基因,分析壮族民居差异化背后的族群、建筑技术与文化传播等方面的诸多差别,并对壮族民居演变的内在机理进行剖析。本文还对壮族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建造文化和营建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进而总结传统聚落及民居保护与开发的意义,并就广西境内壮族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得失做出总结与归纳,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原则与策略。
其他文献
广州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总部)污水处理每天产生沼气约6000~10000m~3,其中甲烷含量约为75%,之前这些沼气采用简单的燃烧排空方法,每日有3.310~7~5.510~7Kcal的热值未被利用。
本文通过分析英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历程;阐明内部控制有效性披露要求日益减弱已成为发展趋势;提出我国目前应符合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规避、转移和控制风险,积极推动风险导
深化司法公开是本轮司法改革的核心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同时,进一步深化司法公开也
建筑装饰装修行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依葫芦画瓢”到自主设计创新,获得巨大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满活力的新兴朝阳行业,是社会新的
<正>【裁判要旨】抵押合同生效和抵押权生效是不同的法律事实,法律要件亦不同,抵押合同只要依法成立即生效,与抵押财产的登记无关;抵押财产未登记,抵押权则未生效。未生效的
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旅行社员工培训工作不仅关系到员工个人的自我价值实现,更是推动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后小鼠肾脏管周毛细血管(PTC)损伤、继发低氧及肾组织纤维化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管周毛细血管损伤和缺氧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昆明小
《伙计》是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代表作。本文拟研究这部小说的叙事艺术,即圆圈形叙述模式以及第三人称叙述视角的运用,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马拉默德的创作风格。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已经形成社会利益多元化的格局,进入利益博弈的时代。在社会、经济转型及快速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在资源有限的现实情况下由新区建设和旧
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矛盾,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业权的管理已逐步成为矿产资源管理的核心,必然承担着生态环境保护的义务和责任,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