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混凝土结构的建造和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荷载、环境侵蚀以及突发灾害等多种因素的耦合作用,从而在结构表面产生损伤。这些损伤的不断发展和累积将会危及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和实用性。因此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定期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损伤检测方法主要有:人工检测法、传感器检测法、图像处理检测法以及传统机器学习检测法。人工检测法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传感器检测法成本较高且对检测人员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混凝土结构的建造和服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荷载、环境侵蚀以及突发灾害等多种因素的耦合作用,从而在结构表面产生损伤。这些损伤的不断发展和累积将会危及结构的承载力、耐久性和实用性。因此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定期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混凝土结构的表面损伤检测方法主要有:人工检测法、传感器检测法、图像处理检测法以及传统机器学习检测法。人工检测法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传感器检测法成本较高且对检测人员有专业要求。图像处理检测法存在检测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深度学习技术能够自动地从混凝土结构表面损伤图片中学习损伤特征,可以实现对损伤的快速定位与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还可以进行后续的损伤测量及评定工作。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凝土结构表面损伤检测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穷举搜索技术的混凝土裂缝检测与定位方法。构建了裂缝-背景二分类卷积神经网络并对其进行了训练、验证和测试。将训练得到的二分类卷积神经网络与穷举搜索技术相结合,进行了图片中混凝土裂缝的检测与定位。(2)提出了基于区域卷积神经网络与区域生长算法的混凝土裂缝分割检测方法。建立了混凝土裂缝目标检测数据集,对区域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利用训练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对子图像中的裂缝进行检测,然后将子图像检测结果进行拼接组装,再对组装图片中的裂缝进行区域生长分割,实现了混凝土裂缝的像素级分割检测。(3)设计了卷积编码-解码网络并提出了基于设计的卷积编码-解码网络的混凝土裂缝检测和测量方法。设计了一个端到端的卷积编码-解码网络,并对其进行了训练、验证和测试。训练的卷积编码-解码网络用于混凝土裂缝的像素级检测。然后对裂缝检测结果图像进行了矫正,并对矫正后图像中的裂缝的长度、最大宽度和方向进行了测量。(4)设计了全卷积网络并提出了基于设计的全卷积网络的混凝土多损伤检测方法。设计了全卷积网络,并用包含裂缝、剥落、泛碱和孔洞损伤图像的数据集对其进行了训练、验证和测试。将训练的全卷积网络用于混凝土多损伤的检测与像素面积的测量。(5)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在受弯条件下的裂缝特征分析与破坏模式识别方法。总结了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在受弯条件下发生破坏的表面损伤特征,并据此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在受弯条件下的裂缝特征分析与破坏模式识别软件。利用研发的软件,对破坏性实验中获得的钢筋混凝土无腹筋梁在受弯条件下的裂缝图像和破坏时的表面损伤图像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由于现代生产过程和设备逐渐呈现出大型化、复杂化等特点,使得故障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不仅给生产的持续性和设备的安全性带来较大隐患,甚至会出现环境污染和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因此,故障检测和诊断技术对保障生产过程和设备的稳定运行尤为重要。此外,随着集散控制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过程数据也变得空前的丰富且容易获取。在此背景下,数据驱动方法获得了迅速地发展和应用,其中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能够利用变量投影策略获
芳基恶唑烷酮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氮杂环化合物,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医药、农药和除草等多个领域。同时,芳基恶唑烷酮也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天然产物全合成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芳基恶唑烷酮的传统合成方法大多使用剧毒的光气或光气衍生的异氰酸酯作为原料,反应过程严重污染环境,且反应条件十分苛刻。在众多新的合成方法中,以二氧化碳、环氧化合物和苯胺为原料合成芳基恶唑烷酮的方法备受关注。该方法主要分为两
二维金属硫化物半导体材料因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可调控的电学特性,在气敏传感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成为目前该领域研究的新型优势材料。金属硫化物气体传感器虽然克服了传统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工作温度较高的问题,仍存在着响应/恢复速率慢,难以实现室温环境检测问题。因此,本论文以n型金属硫化物SnS2为研究主体,以光辐射代替传统的热激发模式,解决SnS2敏感材料难以实现室温检测气体的问题;探究了光辐射对p型
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其高效清洁利用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解决现有环境问题至关重要。煤的结构决定反应性,深层次地认识煤中有机质的结构特征对开发清洁高效的煤转化工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经过多年的不懈探索,科研工作者积累了大量煤结构的研究方法,然而受限于煤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实验条件、仪器设备的分析能力和基础理论等方面因素,各类方法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先前的研究也还尚未准确
葱硝膏外敷治疗癃闭河南鹤壁矿务局职工总院(456650)王云南,薛红记癃闭是以排尿困难,甚则尿闭不通为主的疾患。包括现代医学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及肾功衰竭所引起的少尿无尿症。临床上多采用导尿,应用利尿剂、中药汤剂内服等,中药外用较少。笔者近几年试用葱...
石墨相氮化碳(g-C3N4)因廉价易得、结构稳定、具有可见光响应等优点在光催化领域备受关注,但是受g-C3N4光生电荷迁移率低、电子和空穴之间存在强库伦作用、表面缺乏必要的活性位点等因素的影响,g-C3N4仍然存在电荷分离效率低和表面反应速率慢的不足,导致其光催化活性较差。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通过构建晶态g-C3N4异相结、在g-C3N4上修饰电子受体捕获光生电子、制造纳米尖端曲率电场等策略提高光
纳滤作为一种重要的膜分离技术,可有效截留分子量大于300 Da的有机分子、多价无机离子,在饮用水和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纳滤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截留性能)之间存在着矛盾,即渗透性增加则选择性下降,反之亦然,这不利于同时获得高的水渗透和物质截留。此外,当前的纳滤膜对单价离子的截留率也相对较低,一般低于60%。因此,开发新型、高通量和高截留的纳滤膜以及
血液净化技术是一种利用膜分离或吸附分离原理清除病人血液中内源性、外源性毒素的治疗技术,在肝衰、肾衰、脓毒血症等危重病症的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相对于水溶性小分子毒素,中大分子蛋白类血液毒素的有效清除是目前本领域的技术难点。基于固定化抗体为配基的免疫亲和吸附技术能够在复杂的血液体系中高特异性识别和清除特定蛋白毒素,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是新一代特异性血液净化材料的发展方向。本论文针对导致终末期肾病患者
强流脉冲离子束(HIPIB)辐照作为高功率载能束加工新技术,产生的非平衡热学和力学效应可造成零件表面完整性的显著变化,其中,表面残余应力被广泛认为是决定零件抗疲劳性能重要的加工表面完整性参数。然而,高功率载能束辐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零件材料与几何结构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表面残余应力变化规律复杂,用试错法进行辐照参数选择,零件性能改善与预测受限。因此,亟待探明HIPIB辐照热-力耦合效应对加工表面残余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s)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运行温度低、启动快和清洁无污染等优点。发生在其阴极的氧还原反应(ORR)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PEMFCs的性能。目前最常用的ORR电催化剂是商业Pt/C,但由于金属Pt的资源稀缺和价格昂贵,限制了 PEMFCs的大规模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制备性能优异且原料来源丰富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