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粮食产量自2003年以来实现十二连增,对全国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产量增长率在近几年却逐年降低,全要素生产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增长是促进粮食产量增长的重要手段,对产量能否持续稳定增加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主要以2003年以来河南省粮食TFP为研究主线,在综合分析粮食生产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粮食TFP的时间及空间演变、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度、自身的收敛性及影响因素,以掌握河南省粮食TFP增长的规律及特征,为以后采取相关措施提高粮食TFP进而促进粮食产量持续提高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内容及结论包括:第一,从粮食产量变迁、要素投入、要素单要素生产率、粮食生产成本收益、粮食生产条件五个方面对河南省粮食生产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第二,运用DEAMalmquist法对粮食TFP进行测算,了解其时间及空间演变,发现2003年以来河南省粮食TFP年际增长2.6%,技术进步(TP,technical progress)为TFP增长的源泉,技术效率(TE,technical efficiency)对TFP贡献为负;第三,通过粮食TFP对产量增长的贡献效应进行评价发现,要素投入的增加仍是河南省近年来粮食产量增长源泉,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往往伴随TFP贡献的大幅度提升,粮食TFP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阶段性特征明显;第四,借助于新古典经济理论对各地市TE、TP及TFP进行收敛性检验,发现三者都同时存在δ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说明三者在各地市之间的差异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缩小,但差异仍旧存在,各地市会逐渐向自身的稳态水平发展;第五,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粮食TFP的内生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制度变量对TE、TP、TFP有正方向影响,研发投入对TE、TP有正方向影响,但对TFP的的促进作用在不断减弱,人力资本存量对TE的影响为负,对TP、TFP的影响为正;通过粮食TFP外生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城镇化水平对TE、TP、TFP的影响为正,农业结构调整程度对TE、TP、TFP的影响为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对TE作用为负,但并不显著,对TP、TFP作用为正。针对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主要从促进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水平的提升、促进技术创新进步、促进规模化经营的实现、维持粮农种粮积极性几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粮食产量增长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