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洋山北侧陆域综合开发中的物流产业,随着洋山深水港开发的深入正逐步开始发展,紧邻港区的15平方公里的土地将通过10年的逐步围填成陆,物流产业将是北侧最主要的开发产业。面对物流产业的起步,一方面要避免与临港地区产业功能的重叠,同时也要符合洋山深水港陆路运输不便的特点,这就需要在发展前期制定一个合适的开发策略,为北侧陆域的物流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文章通过对物流产业的比较和分析,结合洋山深水港水水中转为主的集装箱货运形式和发展方向,对小洋山北侧陆域的物流产业种类进行分析,提出适合洋山深水港发展和北侧陆域特点的物流产业种类,在该地区规划发展高附加值的物流中转加工、分拨、集拼箱等物流产业形态,提升洋山深水港的枢纽港地位。运用物流需求量预测的方法,结合上海港及洋山深水港区的集装箱特点,预测小洋山北侧陆域开发中保税物流处理量将达到114万TEU,所需保税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在小洋山北侧陆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提出北侧陆域物流产业发展规模的建议。通过目前小洋山北侧陆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在政策上的建议,开展启运港退税和外轮捎带等适合枢纽港的业务,发挥其水水中转的枢纽港优势。该研究对于处在开发初期的小洋山北侧陆域物流产业具有借鉴作用,对今后小洋山物流产业发展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