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S.suis)是链球菌属中一种主要的病原菌,不仅可感染猪群,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心内膜炎等症状;还可感染人发病,甚至造成死亡。根据其特异性英膜抗原,可将猪链球菌分成33个不同的血清型,包括1/2型、1~31型及33型;其中2型流行最广、致病力最强,能够引起人的死亡。此外,9型亦可感染人,并且在欧洲逐渐成为主要的血清型。近年来,猪链球菌9型(SS9)在中国的流行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许多报道表明,2005~2009年中国的SS9分离率约为20%~30%。目前,对猪链球菌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2型方面,对9型菌株研究报道较少,且大多集中于SS9型的分离鉴定,SS9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与毒力相关因子间的联系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
本试验在分离鉴定9型菌株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15株SS9对不同动物的致病性、多位点序列分型(MIST)及毒力相关因子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SS9的耐药及耐药机制的分析,指导抗生素的临床应用:通过对灭活苗免疫原性的研究,以期加强对此病的防控。
试验一、猪链球菌9型生物学特性研究
对广东不同地区48份疑似猪链球菌冻存菌液及江苏省某猪场30份健康猪鼻拭子进行SS9分离鉴定,通过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PCR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筛选鉴定。对所分离的SS9与实验室保存的SS9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并检测其对BALB/c小鼠及新西兰兔的致病性。通过PCR检测菌株毒力相关因子。结果从48份疑似猪链球菌的冻存菌液中共分离到5株SS9,30份健康猪鼻拭子分离到1株SS9。对BALB/c小鼠致病性结果显示,分离自患病猪的菌株对小鼠的LD50要低于分离自健康猪的LD50。SS9可感染新西兰兔,引起体温升高、精神沉郁、跛行等症状。MLST分型、致病性及毒力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自广东地区患病猪体内SS9的MLST分型为SI243,毒力相关因子均表现为阳性,且对BALB/c小鼠的致病力较强,表明ST243菌株是中国猪链球菌9型的强致病性菌株。江苏地区菌株的ST型较多,说明其具有遗传多样性;从健康猪分离的JSJY1608株与其他菌株异源,毒力因子多为阴性,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较弱。
试验二、猪链球菌9型耐药性及耐药机制分析
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15株SS9对9类21种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并通过PCR扩增检测了15株菌株对大环内酯类及四环素类的耐药基因。结果表明100%菌株对大环内酯类及林可胺类耐药,93.3%菌株对四环素及链霉素耐药,对头孢类、氯霉素类、阿莫西林、糖肽类以及庆大霉素较为敏感。菌株耐药谱为7到16重耐药,多以8重耐药为主;不同地区分离的SS9对抗生素耐药情况存在差异;从健康猪分离的细菌,耐药情况较从病猪分离的细菌更为严重。100%菌株具有ermB基因,93.33%菌株具有tetO基因。
试验三、猪链球菌9型灭活苗免疫原性研究
为筛选SS9的免疫佐剂及免疫程序,以3种常用佐剂(铝胶、ISA201和矿物油)制备出GDZQ140619灭活苗,分别对BALB/c小鼠进行一次与二次免疫。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一免后28d和二免后14d用GDZQ140619菌株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矿物油与ISA201灭活苗对BALB/c小鼠的保护率高达100%,铝胶灭活苗免疫组的小鼠全部死亡,无任何保护效果。间接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体的变化,发现矿物油灭活苗组的小鼠抗体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二次免疫组抗体含量高于一次免疫组。
本试验在分离鉴定9型菌株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15株SS9对不同动物的致病性、多位点序列分型(MIST)及毒力相关因子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对SS9的耐药及耐药机制的分析,指导抗生素的临床应用:通过对灭活苗免疫原性的研究,以期加强对此病的防控。
试验一、猪链球菌9型生物学特性研究
对广东不同地区48份疑似猪链球菌冻存菌液及江苏省某猪场30份健康猪鼻拭子进行SS9分离鉴定,通过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PCR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筛选鉴定。对所分离的SS9与实验室保存的SS9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并检测其对BALB/c小鼠及新西兰兔的致病性。通过PCR检测菌株毒力相关因子。结果从48份疑似猪链球菌的冻存菌液中共分离到5株SS9,30份健康猪鼻拭子分离到1株SS9。对BALB/c小鼠致病性结果显示,分离自患病猪的菌株对小鼠的LD50要低于分离自健康猪的LD50。SS9可感染新西兰兔,引起体温升高、精神沉郁、跛行等症状。MLST分型、致病性及毒力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自广东地区患病猪体内SS9的MLST分型为SI243,毒力相关因子均表现为阳性,且对BALB/c小鼠的致病力较强,表明ST243菌株是中国猪链球菌9型的强致病性菌株。江苏地区菌株的ST型较多,说明其具有遗传多样性;从健康猪分离的JSJY1608株与其他菌株异源,毒力因子多为阴性,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较弱。
试验二、猪链球菌9型耐药性及耐药机制分析
采用药敏纸片法检测15株SS9对9类21种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并通过PCR扩增检测了15株菌株对大环内酯类及四环素类的耐药基因。结果表明100%菌株对大环内酯类及林可胺类耐药,93.3%菌株对四环素及链霉素耐药,对头孢类、氯霉素类、阿莫西林、糖肽类以及庆大霉素较为敏感。菌株耐药谱为7到16重耐药,多以8重耐药为主;不同地区分离的SS9对抗生素耐药情况存在差异;从健康猪分离的细菌,耐药情况较从病猪分离的细菌更为严重。100%菌株具有ermB基因,93.33%菌株具有tetO基因。
试验三、猪链球菌9型灭活苗免疫原性研究
为筛选SS9的免疫佐剂及免疫程序,以3种常用佐剂(铝胶、ISA201和矿物油)制备出GDZQ140619灭活苗,分别对BALB/c小鼠进行一次与二次免疫。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一免后28d和二免后14d用GDZQ140619菌株进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矿物油与ISA201灭活苗对BALB/c小鼠的保护率高达100%,铝胶灭活苗免疫组的小鼠全部死亡,无任何保护效果。间接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体的变化,发现矿物油灭活苗组的小鼠抗体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二次免疫组抗体含量高于一次免疫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