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新课程标准强调: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信息环境,构建终身学习的平台,培养他们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使其努力成为信息时代具备信息素养的合格公民。新课程标准将计算思维定义为信息技术学科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体现了其在高中生核心素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学生听,教师讲”的情况仍然大多出现在传统信息技术的课堂上,学生在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下容易降低学习兴趣,不利于计算思维的培养。而在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并将计算思维渗透到教学活动中的各个部分,以与学生生活中密切相关的真实问题为出发点来激发兴趣,从而锻炼学生的计算思维意识。本文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现状,构建了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PBL教学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研究其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本文以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数据与计算》书中的知识内容为例,研究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PBL教学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论文共分六个章节进行。第一章介绍了该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论述了 PBL教学模式、计算思维的相关概念以及其他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对传统的PBL教学模式的特点和结构以及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PBL教学模式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在研究了已有的相关教学模式后构建了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PBL教学模式;第四章对构建的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PBL教学模式进行了应用。以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数据与计算》书中的知识内容为例,设计了实验教学,并在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实施;第五章是教学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分别得出了所构建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和学生计算思维培养情况的结论,证明了所构建的教学模式在培养计算思维方面是可行有效的,也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第六章是对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不足以及笔者今后的努力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