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来源 :浙江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awanghn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门湾是浙江省的重要海湾之一,大型底栖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本次研究分别于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2月(冬季)、5月(春季)和8月(夏季),共4个航次在浙江三门湾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品,还有海水和沉积物的样品及环境因子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研究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现状、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对三门湾海域水质及底质状况进行评价。首次运用AMBI、M-AMBI、BENTIX和MPI指数法对三门湾海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验证不同生物指数评价三门湾海域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阿氏拖网采集到底上大型底栖动物标本共有119种,其中甲壳类、鱼类和软体动物占种类总数的79.0%,构成了三门湾底上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底上大型底栖动物全年优势种有3种: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长额超刺糠虾Hyperacanthomysis longirostris和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不同季节的优势种变化明显,种类差异性较大。年平均生物量和平均栖息密度分别为0.025g·m-2和0.070 ind.·m-2。三门湾底上大型底栖动物各季节的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2.21~3.18之间,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在3.25~3.78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在0.53~0.79之间。使用采泥器采集到的底内大型底栖动物标本共有79种,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甲壳类和软体动物占种类总数的86.08%,构成了三门湾底内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类群。底内大型底栖动物全年优势种有3种:不倒翁虫Sternaspis sculata、西方似蛰虫Amaeana occidentalis和中蚓虫Mediomastus californiensis。年均生物量为15.02 g·m-2,年平均栖息密度为201.75 ind.·m-2。三门湾各季节底内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为:Shannon多样性指数在1.89~3.02之间,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在5.23~8.58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在0.56~0.87之间。AB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三门湾底上大型底栖动物春季和冬季群落受到中等程度干扰,夏季和秋季群落受到轻微扰动;底内大型底栖动物春季、夏季和秋季未受到扰动,冬季受到轻微扰动。三门湾大型底栖动物典范对应分析结果显示:水深、底层水温、盐度和p H值是影响底上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最主要环境因子;底层水温、盐度、溶解氧和沉积物粒径是影响底内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最主要环境因子。根据三门湾海域的水质与沉积物调查采样及分析结果,并结合海洋环境功能区划,评价分析三门湾海域环境质量现状;综合分析三门湾海域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程度及潜在的生态危害效应。结果表明,三门湾海域水质除无机氮、活性磷酸盐、p H和COD部分超标外,其他环境因子均符合相应的功能区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均达标,底质环境状况良好;各季节富营养化指数均大于1,该海区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各季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远小于150,属于轻微危害范围。海水富营养化成因较为复杂,后续还需进行综合调查分析。根据底内大型底栖动物数据,采用AZTI海洋生物指数(AMBI)、M-AMBI、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和BENTIX四个底栖生物指数并结合Shannon多样性指数(H),对三门湾海域的生态质量状况进行评价,评估这些指数在三门湾海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评价结果相比其他4种评价方法而言,评价结果比较合适,而其他的评价所得的污染程度相对比较轻。
其他文献
对于钢结构来说,腐蚀一直是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应用广泛的摩擦型高强螺栓的腐蚀更为严重。由于螺栓腐蚀损伤会影响高强螺栓摩擦型连接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需要对易发生腐蚀的螺栓建立有效的监控方法和安全性评估标准。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忽略了高强螺栓的局部腐蚀对于结构损伤和性能演化的影响,对于准确有效的高强螺栓腐蚀程度监测技术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于高强螺栓腐蚀程度、高强螺栓安全性和高强螺栓连接承载性能退化
十二生肖中,唯有虎是自然界真实存在的猛兽。作为亚洲独有的物种,亚洲流传着很多与虎有关的民间故事、传说和典故,老虎除了被赋予驱邪除恶的威慑力外,还更多地把虎描绘得富有人情味,甚至能报恩于人类。驱邪除恶的门神周代的古人把猛虎当作门神来看,认为门上画虎,源于防虫兽侵害。《风俗通义·祀典》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后来演化成"斩桃为人,立于户侧"的神荼、郁垒守门。"
期刊
本文首先分析了特殊时期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然后探讨了金融如何对特殊时期防控提供支持以及特殊时期金融支持防控现状,最后针对金融支持政策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热带印度洋作为全球热带大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气候演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亚洲季风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东亚季风水汽的重要源地,印度洋能够影响东亚地区的季风性降水,进而影响地方旱涝灾害;而海洋盐度是全球水循环中的天然淡水示踪剂,是调控海洋热动力过程最重要的物理参数之一,能够反映海洋对大气异常的响应,亦是全球水循环和气候异常的关键要素,其变化代表了大尺度的海洋-大气耦合气候信号。研究赤道印
潮汐的周期性波动水平方向水体的流动形成潮流,由于海底地形的原因,在岛屿和海峡之间,在引潮力的作用下会形成较强的潮流,潮流携带的动能即潮流能是一种周期性变化的可再生资源。浙江省作为我国沿海重要省份,其潮流能资源占全国沿海各省之首,其中,舟山海域和杭州湾海域又拥有浙江省的绝大部分潮流能资源、尤其是舟山群岛的部分水道是全国沿岸潮流能功率密度最大的海域,是全国沿岸潮流能开发利用条件最为理想的地区。开发利用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是一种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隶属于鲀形目(Telraodontiformes)、鲀科(Tetradontidae)、东方鲀属(Takifugu),是暖温性、广盐性底栖肉食性鱼类,主要分布在日本沿海,在朝鲜半岛、俄罗斯以及我国黄海、渤海和东海,是我国北方海水养殖和出口创汇的重要鱼类。耐低温是红鳍东方鲀重要性状和遗传改良目标,分子标记技术是遗传改良的主要工
近盲虾虎鱼亚科(Amblyopinae)隶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虾虎鱼亚目(Gobioidei)、虾虎鱼科(Gobiidae),广泛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在我国黄、渤海、东海、南海海域也有广泛分布。迄今该亚科已报道的国内有效种有9种,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由于近盲虾虎鱼亚科鱼类在外部形态上颇为相似,有些种类存在同种异名现象;同时不少隐存种也被陆续发现,因此客观上需要对我国现存近盲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