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中PTEN和P33<'ING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佳木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en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肿瘤抑制基因PTEN、P33ING1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分别检测2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1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轻度+中度)即CIN(Ⅰ+Ⅱ)、22例宫颈原位癌及56例宫颈浸润癌组织PTEN、P33ING1两种肿瘤抑制基因蛋白表达,其中鳞癌49例和腺癌7例,实验结果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慢性宫颈炎组织中PTEN、P33ING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95.00%、100%;CIN组织阳性率分别为87.50%、81.25%;原位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0%、59.09%;浸润癌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42.86%、55.35%。PTEN的缺失与鳞癌有关,与腺癌无明显关系,P33ING1的缺失与宫颈癌病理类型无明显关系。PTEN蛋白在浸润癌的低表达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转移均有关(P<0.05),与年龄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而P33ING1蛋白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转移有关,与年龄,病理类型均无关(P>0.05)。PTEN、P33ING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 结论:(1)PTEN蛋白的表达缺失与宫颈癌有密切的关系,提示是宫颈鳞癌的发病因素。(2)PTEN基因缺失与宫颈癌发生、自然病程、恶性程度和转移有关,最终与其他致癌因素一起导致宫颈癌的发生。(3)P33ING1的低表达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和转移的一种生物学指标。(4)PTEN、P33ING1蛋白在宫颈癌的发病早期起协同作用,两者蛋白表达在宫颈癌中的明显缺失,可作为早期诊断宫颈癌的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