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外免疫吸附柱(ECAT)是通过将人体血液引至体外循环,通过各种不同的吸附柱,选择性清除血浆中过剩的放射性核素与单克隆抗体(单抗,MAbs)的螯合物(chelate)从而降低放射敏感脏器中放射性活度的一种新方法。通过使用体外免疫吸附柱,肿瘤与正常组织(T/N)的治疗比可以提高,更高剂量的螯合物可以注射到体内,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的目的。论文1:通过腹腔给药的途径注射111In-HMFG1-生物素(biotin)后观察体外免疫吸附柱能否降低大鼠体内放射性活度;并对生物素化的111In-HMFG1以及非生物素化的111In-HMFG1进行药代动力学(PK)分布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体外免疫吸附后,大鼠全身及血中放射性活度分别下降了35-40%(p<0.05)和75-86%(p<0.01);放射敏感脏器中放射性活度也有显着性地降低。论文2:使用体外免疫吸附柱之前,首先必须决定最佳实施时间,而单抗的血药代动力在决定最佳时间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观察了动物体内静脉注射不同单抗结合“1033”以及111In后其血药代是否有显着性差异。如果没有显着性差异的话,可用一种单抗的血药代来代替其它单抗的血药代,这样即可以节约时间,有不需对每一个单抗都做耗时耗力的血药代研究。实验中发现三种结合“1033”以及111In的人鼠嵌合型或人源化单抗((rituximab,trastuzumab,BR96)的血药代没有显着性差异,且全身及脏器中的放射性活度也相似。但结合有另一种螯合剂的单抗(hMN14)的血、全身及脏器中的放射性活度显示了明显的不同:血及全身放射性活度下降较快,肝中的放射性活度较高。这表明可用一种单抗的血药代来代替其它单抗的血药代来决定体外免疫吸附柱的最佳实施时间只要结合相同的螯合剂“1033”以及相同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