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斯瓦螨两种新病毒株的发现及对蜜蜂感染性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anwang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狄斯瓦螨是蜜蜂的一种体外寄生虫,不仅吸食蜜蜂的脂肪体和淋巴液,还在蜂群中起到了携带、传播蜜蜂病毒的作用,为瓦螨病毒的跨种传播和蜜蜂新发传染病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瓦螨病毒多为变异和适应能力强的RNA病毒,其中VDV-1(Varroa d estructor virus 1)更是被证明对蜜蜂有着较强的致病性,然而有关其它瓦螨病毒对蜜蜂感染性和致病性的研究却十分匮乏。为了加深对瓦螨病毒的认知,探究瓦螨病毒对蜜蜂的可能影响,从而为瓦螨病毒对蜂群健康潜在风险的评估奠定理论基础,本课题以中国地区狄斯瓦螨的RNA病毒为主要对象展开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中国地区侵染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ustica,简称意蜂)的狄斯瓦螨(Varroa destructor)进行RNA测序,分析其常见蜂群病毒的感染情况,并探索可能存在的新病毒。结果表明,黑蜂王台病毒(Blackqueen cellvirus,BQCV)、残翅病毒(Deformed wing virus,DWV)、以色列蜜蜂麻痹病毒(Israeli acute paralysis virus,IAPV)和囊状幼虫病毒(Sacbroodvirus,SBV)等常见蜂群病毒在中蜂狄斯瓦螨和意蜂狄斯瓦螨中都存在,并且我们首次在中国地区的狄斯瓦螨中检测了 VDV-1和VDV-2(V arroadestructor virus2)的存在;同时,我们在各个狄斯瓦螨样品的测序数据中都发现了两组具有较高丰度的未知RNA病毒序列,其中一组序列与Varroa destructor virus 2(VDV-2)的相似度为79%,将其命名为Varroa destructor virus 2 China(VDV-2 CHHN),另一组序列的氨基酸序列与Beihai horseshoe crab virus1的衣壳蛋白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为32%,将其命名为Varroa destructor virus 6(VDV-6)。(2)利用RT-PCR技术调查了来自浙江和云南的狄斯瓦螨以及来自甘肃、湖北、江西、浙江、广东、云南的中蜂和意蜂成年工蜂样品中VDV-2 CHN和VDV-6的流行情况,并通过Tagged RT-PCR实验探究自然条件下上述两种病毒对蜜蜂和狄斯瓦螨的感染性。结果表明,VDV-2 CHN和VDV-6在狄斯瓦螨中广泛存在,但在蜜蜂样本中,它们只存在于在被狄斯瓦螨寄生严重的意蜂工蜂蛹中,两种病毒株的互补链都只在蜂螨样品中检出。(3)将VDV-2CHN和VDV-6人工经口接种给中蜂和意蜂成年工蜂后,通过荧光定量PCR和Tagged RT-PCR分析这两个病毒在蜜蜂体内复制和增殖情况。结果表明,在人工接种高滴度病毒的条件下,VDV-2CHN和VDV-6能在中蜂和意蜂成年工蜂体内进行复制和少量的增殖。综上所述,本研究在狄斯瓦螨中发现了两个新的RNA病毒株VDV-2CHN和VDV-6,这两个病毒株在自然条件下未表现出对蜜蜂的感染性,但在人工经口接种高滴度病毒的条件下,这两个病毒株对中蜂和意蜂成年工蜂均具有一定的感染性。本研究结果暗示狄斯瓦螨这两种新病毒株跨种传播到蜜蜂的可能。
其他文献
絮凝剂添加量对于河道底部泥水混合物加速分离效果影响显著,为提高河道清淤效果文章对絮凝剂的添加量进行试验。试验表明当絮凝剂投加量达到0.79mg/g时,泥水混合物分离效果可达到最佳,分离后的出水水质浓度显著减少。
恶意用户为了在短时间内创造更大的利润并且避免被攻击检测方法发现,开始进行合谋欺诈,这种合谋的群组攻击比传统的单用户攻击危害更大。但是现有检测方法多以检测单攻击用户为主,且存在忽略用户的隐性特征以及检测模型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本文提出基于图神经网络的推荐系统群组攻击检测算法。首先,针对现有算法忽略用户的隐性特征以及正负例样本不均衡导致检测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
唐代诗人、道士张志和所作《玄真子》是唐代《庄子》研究进入融合与创造并进的过程和道教思想理论重心逐渐由科仪醮法向内丹心性转移的过程中重要成果之一。《玄真子》经历散失,存世仅有《碧虚》、《鸑鷟》、《涛之灵》三篇,收录于《正统道藏·太玄部》。张志和的《玄真子》承继了成玄英于《庄子注疏》中对玄学、佛教中观学以及部分儒家义理的吸收而建立起的道教重玄学系统,巧妙地将唐代道教的时代特点与《庄子》意蕴悠长的哲学思
学位
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纳博科夫(Vladimir Vladimirovich Nabokov,1899-1977)是20世纪世界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1998年以降,纳博科夫小说与绘画、戏剧等视觉艺术形式的交融是评论界与研究界关注的焦点。因纳博科夫短篇小说全集中译本2018年终于问世,国内纳博科夫短篇小说研究成果一直落后于国际研究界,在视觉艺术领域较为空缺。结合纳博科夫的美术教育背景,探讨纳
学位
科学有效的治理模式是新时代开发区发挥治理优势、提高经济绩效的制度性保障。历经30余年的发展,由于资源禀赋条件、发展生命周期、功能定位的不同,我国开发区在治理中因地因时制宜地形成了多元化的治理模式。从开发区的核心治理行动者与政府在治理中嵌入程度的不同出发,可以将开发区的治理模式划分为政府主导型、政企合作型与企业主导型。根据管委会职能的不同,政府主导型治理模式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管委会全治型、管委会主治
近年来我国奶牛单产大幅提升,奶牛中尤其高产奶牛的营养代谢类疾病发病率也逐年跃升,奶牛机体代谢稳态维持机制的破坏是代谢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应激是奶牛机体稳态维持的一项重要机制,目前奶牛代谢应激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热应激、运输应激、密度应激等方面。作为细胞代谢过程中一种重要物质基础,氧气在泌乳奶牛代谢稳态和泌乳调节中发挥的作用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奶产量荷斯坦奶牛血液和牛奶中乳腺氧代谢
在猪的养殖生产中,大肠杆菌感染会造成仔猪黄痢、白痢和水肿病,甚至造成僵猪和死亡,这大大增加了养殖户和企业的经济损失。脂质体运载蛋白2(LCN2)是一种急性反应蛋白,在微生物侵染、机体损伤和炎症反应中被显著上调表达。在细菌感染过程中,LCN2能够螯合细菌分泌的铁载体,抑制细菌生长,但是它是否在宿主层面发挥抗菌作用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大肠杆菌O157感染小鼠模
由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引起的菌核病是油料作物第一大病害,每年导致严重减产,是油料作物生产的重要问题。PEP(plant elicitor peptide)是近年来新发现的抗病激发短肽,是一类DAMP(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能够触发植物免疫反应,使植物表现抗病性。但PEP能否用于十字花科作物病害的防控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