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38—)的作品主题广泛深刻,人物刻画鲜明细腻,其中多层面的母女关系体现是其重要创作主题之一。本文以欧茨小说中的母女关系主题为切入点,以探讨母女关系和为母之道的女性主义理论和客体关系理论为参照系,选取欧茨不同创作阶段的三部代表作:《他们》(1969)、《你必须记住这个》(1987)和《我带你去那儿》(2002),旨在分析母女矛盾的不同表现、深层原因及解决之道,以期对欧茨女性意识的演变过程进行历时性及共时性的梳理。本论文引语部分对作家生平及主要作品作了简要介绍,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一章为文本细读提供理论基础,评述了美国女性主义学者阿德里安娜·里奇的《生为女人》和南希·乔德罗的《母性再造》两部学术著作,以及精神分析学说客体关系学派中与母女关系相关的学者的主要观点。第二章归类分析三部小说中的为母之道和为女之道,并分别从父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母女间的精神分歧等多角度阐述了母女疏离的多重原因。第三章结合精神分析学说着重分析女儿在经历了母女疏离后的向男性权威的精神转向,揭示女儿回归母女联盟、寻找女性解放之路的必要性。第四章集中论述女儿对母爱的再度寻找与皈依。通过分析母亲和女儿的心理变化及母女间叛逆——转向——回归的关系转换历程,揭示女性在自我身份探索之路上的不同选择:女儿们或在无奈中重复母亲的角色和命运,或母女携手踏上觉醒之路,抑或在逆境中获得重生。结论指出:欧茨的三部小说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总的来说,随着作家女性意识的不断提高,其笔下的母系话语也日益呈现出不同阶段的鲜明特色。作品中母女关系的多重书写体现出欧茨对当下女性命运的特别关注,作家为构建新型女性关系,修复被男性叙述所遮蔽的女性文学做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