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标记的马尿酸类似物及氨氧基乙酸衍生物肾动态PET显像剂的初步应用评价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er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核素肾动态显像可以连续显示双肾脏形态、肾血流灌注及功能和尿路走向及其引流功能,具有安全、无创和信息量全等特点,还具有检测分肾功能的优势,是泌尿系统最主要的检查方法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肾脏显像剂多为单光子核素显像剂,而正电子核素肾脏显像剂大多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在肾动态显像的临床工作中应用很少。此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相比,不仅可以提供更高的空间分辨率还可以提供许多定量参数。本研究对两种正电子标记的肾脏显像剂进行初步的应用评估。第一部分,使用先前合成的18F标记的马尿酸类似物6-18F-烟酰甘氨酸(6-[18F]FPyGly)对不同严重程度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的肾功能进行评价,并将检查结果与大鼠Scr、BUN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第二部分,以18F-FDG为标记辅基通过成肟反应对氨氧基乙酸进行放化标记,合成了18F标记的氨氧基乙酸衍生物(18F-FDG-AOA),并对其进行体内生物分布实验,稳定性检测,异常毒性实验,以及micro-PET/CT显像对大鼠肾脏功能评估的初步应用研究。方法:6-[18F]FPyGly micro-PET/CT肾动态显像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功能评价:购买8周龄的雄性SD大鼠20只,根据喂养时间和饲料种类随机分为4组(n=5),组1:健康对照组(Healthy control group,HC);组2:糖尿病肾病模型组(Diabetic nephropathy model group,DNM),组3:常规饲料糖尿病肾病模型组(Routine feed,diabetic nephropathy model group,RDNM),高糖高脂饲料+常规饲料喂养。组4:高糖高脂糖尿病肾病模型组(High fat high sucrose,diabetic nephropathy model group,HDNM),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肾动态显像的肾功能参数:曲线峰值活度(P)、达峰时间(Tmax)、半排时间(C1/2)、15分钟排泄率(15min/Peak ratio)由6-[18F]FPyGly micro-PET/CT显像数据处理获得。micro-PET/CT肾动态显像后对大鼠进行眼球后动脉采血,测量Scr、BUN值。通过相关性分析与差异性比较,比较4组大鼠的肾动态显像的肾功能参数与Scr、BUN浓度对不同严重程度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功能评价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新型肾脏显像剂18F-FDG-AOA放化合成,及其初步应用评价:以2-18F-氟代-2-脱氧-D-葡萄糖(2-18F-fluoro-2-deoxy-D-glucose,18F-FDG)为标记辅基,通过与氨氧基乙酸(Aminooxyacetic Acid,AOA)成肟反应合成18F标记的氨氧基乙酸衍生物(18F-FDG-AOA),粗产品经过Sep Pak QMA柱纯化,并经过TLC薄层扫描仪检测放化纯度是否达到注射液的放化纯度。使用健康ICR小鼠进行18F-FDG-AOA的体内生物分布实验及异常毒性实验,在不同PH值条件下检测18F-FDG-AOA的稳定性,在健康SD大鼠micro-PET/CT肾动态显像对其进行肾功能评价的初步应用研究。结果:6-[18F]FPyGly micro-PET/CT肾动态显像采用的评价肾功能的参数主要有P、Tmax、C1/2、15min/Peak ratio;其中Tmax、P及Scr、BUN在组1与组2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C1/2、15min/Peak ratio在组1与组2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不同严重程度的糖尿病肾病模型中(组2、组3、组4),肾功能参数Tmax、C1/2、15min/Peak ratio在三组间值逐渐增大,P在三组间逐渐减小。P、15min/Peak ratio在三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max、C1/2仅在组2与组3、组2与组4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血Scr、BUN水平增高,但三组之间的血Scr无显著性差异,血BUN在组2与组4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统计结果表明P、Tmax、C1/2、15min/Peak ratio均较Scr、BUN检测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功能具有更高的特异性。三组模型大鼠肾脏先后出现肾小球,肾小管及肾间质病理改变并逐渐加重,这与肾功能参数变化具有一致性。18F-FDG-AOA放化合成的时间为50±5 min,放化产率(Radio-chemical Yield,RCY)为64±10%,经Sep Pak QMA柱纯化后放化纯度大于98%。体内生物分布结果显示:18F-FDG-AOA注射后随血液循环快速分布全身,主要分布于血液与肾脏中,随时间推移肾脏与血液放射性持续下降,在60min基本降低到背景组织水平,各个脏器放射性分布始终保持在低水平,骨组织中有少量摄取,但放射性在10min以后随时间推移逐渐减低。大鼠micro-PET/CT肾动态显像结果显示:显像剂注射后10min,双肾皮质显影清晰,膀胱内可见显像剂聚集;周围肝脏、脾脏组织对显像剂摄取轻微,在60min时,双肾皮质仍可见清晰显影。结论:6-[18F]FPyGly micro-PET/CT肾动态显像参数Tmax、C1/2、P、15min/Peak ratio较Scr、BUN浓度在检测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肾功能异常方面具有更高特异性,并可以间接反映肾脏病理变化。其中肾功能参数P、15min/Peak ratio在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肾功能变化中的评价具有更好的效能。18F-FDG为标记辅基与氨氧基乙酸通过成肟反应成功制备18F-FDG-AOA,标记方法简单,标记率较高。生物分布实验结果显示:显像剂在体内主要分布于血液与肾脏,其他脏器及组织分布极低。初步的大鼠micro-PET/CT显像结果显示,18F-FDG-AOA通过肾脏排泄,外周本底极低,具有发展成为新型PET肾脏功能显像剂潜力,但其在肾脏滞留时间较长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喉上抬异常在透视录像吞咽造影检查(the Video Fluoroscopic Study of Swallowing,VFSS)中的影像学表现形式并分析其与误吸的关系。探索VFSS检查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康复科、神经内科、老年科等科室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及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493人作为卒中组,于放射科行荧光透视
学位
目的:研究使用基于乳腺X线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早期预测乳腺癌患者HER-2状态的可能性。讨论基于DBT的影像组学特征早期预测乳腺癌HER-2的表达情况,协助临床早期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乳腺科共160例经穿刺或术后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女性患者
学位
目的:根据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临床资料及131I治疗前后的生化指标及其动态变化,分析影响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HT)的中高危DTC患者131I疗效的因素,建立疗效预测模型并探讨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2020年12月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核医学科行首次131I治疗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中高危DTC术后患者327例,收集研究对象131I治疗前的临床、病理及生化检验资料,通过
学位
目的:众所周知,免疫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甲状腺全切除术以及放射性碘治疗(RAIT)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循环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全切除术与RAIT前后的循环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及与Tg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本研究共招募105名受试者,包括45例DTC患者和6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所有DTC患者均按EANM指南进
学位
目的: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与特发性急性横贯性脊髓炎(idiopathic acute transverse myelitis,IATM)患者颅内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EPVS)影像特征差异,初步探讨颅内EPVS在NMOSD与IATM的影像学鉴别诊断
学位
目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dysfunction,LVDD)通常是冠状动脉疾病的早期指标之一,与较差的预后相关。门控心肌灌注断层显像(GMPI)可以无创评估左室舒张功能,其反映心室舒张功能的参数包括高峰充盈率(PFR)、前1/3平均充盈率(MFR/3)和高峰充盈时间(TTPF)。目前PFR是临床研究中较常用的参数,不同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诊断阈值。
学位
目的:1.通过对MCI认知训练的纵向研究,应用fMRI探讨认知训练改善MCI认知功能的局部脑活动改变,为进一步认识认知训练改善MCI演进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2.探讨膳食模式协同认知训练改善MCI认知功能的局部脑活动改变。方法:35例经临床诊断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入组,所有受试者进行为期六个月的认知训练,于基线期及随访期接受认知评估量表评分
学位
目的:左心室重构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心力衰竭(HF)的决定因素,可表现为心脏的大小、形态和功能发生变化。本研究旨在探讨99mTc-MIBI SPECT门控心肌血流灌注显像(GMPI)获得的左心室形态指数(LVSI)在AMI后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中的增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首次AMI后接受PCI且1月内行静息SPECT GMPI的患者
学位
目的:研究超声无创心肌做功技术(MW)在冠心病(CAD)患者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者手术前及术后定量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心内科经诊断为冠心病,且住院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35例,将其设为病例组,另取25例健康体检者,并将其设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常规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房内径(LAD)及左
学位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研究降压治疗对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力学的影响,探讨基线时心肌力学水平不同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后心肌力学的变化,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评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6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白求恩医院的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140例,在3个月内通过药物降压治疗将其血压调整至降压目标值(130~150/(27)90mm Hg),并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