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目的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居首位。外观局限的卵巢恶性肿瘤,可出现腹膜、大网膜、腹膜后淋巴结、横隔等部位的亚临床转移,是该肿瘤治疗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另外,卵巢癌患者对单一化疗药物的原发性耐药及最终产生多药物耐药导致肿瘤的化疗失败,也是卵巢恶性肿瘤死亡率高的原因之一。肿瘤微环境中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的相互作用对卵巢恶性肿瘤的盆腹腔转移及肿瘤细胞的耐药性都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β1整合素作为整合素家族的β1亚群,是一种在卵巢癌中高表达的细胞黏附分子受体,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的黏附。纤维黏连蛋白(Fibronection, FN)作为β1整合素的配体可与广泛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整合素跨膜受体蛋白结合调节多种细胞功能,影响细胞的形态、运动能力及周期的进展,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及凋亡。本实验对β1整合素介导的FN与卵巢癌A2780细胞的黏附在细胞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细胞表面β1整合素受体与其受体FN结合后所产生的信号转导机制,有助于寻找卵巢癌治疗的新突破,改善卵巢癌患者预后不佳的现状。方法本研究选取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作为实验对象。体外培养卵巢A2780细胞,实验分三组:Poly-lysine组(多聚赖氨酸(poly-lysine)铺板)、FN组(p1整合素的配体FN铺板)、FN+Anti-β1组(FN铺板+β1整合素单克隆抗体封闭细胞表面β1整合素的功能);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PI单染技术检测细胞周期;Anexin-V/PI双染检测顺铂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率;实时定量RT-PCR检测Aurora B及survivin基因mRNA水平的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数据用f±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法。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Poly-lysine组、FN组与FN+Anti-β1组在细胞增殖试验中36hour、72hour的OD值分别为0.405±0.021、0.623±0.030、0.480±±0.019;0.886±0.022、1.139±0.022、0.959±0.027。Poly-lysine组与FN组、FN组与FN+Anti-β1组相同时间点OD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胞周期试验中,FN组与Poly-lysine组比较,G1/GO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比率、反应细胞增殖活性的(S+G2/M)期细胞比率均增加(P<0.05)。(3)细胞凋亡试验中,Poly-lysine组、FN组与FN+Anti-β1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3±1.38)%、(8.82±0.725)%、(20.69±1.128)%。Poly-lysine组与FN组比较(P=0.006)、FN组与FN+Anti-β1组比较(P=0.00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Aurora B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在FN组较Poly-lysine组表达增强(P<0.05)。与FN组比较,FN+Anti-β1组Aurora B与Survivin基因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β1整合素介导的A2780细胞与FN的黏附作用可促进卵巢癌A2780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此生物学效应的发挥与Aurora B和Survivin基因转录增强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