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Hp感染CAG患者不同病理类型与气虚、血瘀证素的相关性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q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大多学者认为中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以脾胃气虚多见,而导致病理进展的关键为血瘀。另胃黏膜病理是诊断及判断疾病发展的重要手段,故本研究探讨不同胃黏膜病理类型与“气虚、血瘀”的相关性,了解其内在联系及演变规律,以期对临床辨证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就诊于福州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或住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40例,经Hp检测分为Hp感染组与非Hp感染组,以问卷调查形式采集患者四诊资料及病理结果,并将四诊资料录入“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系统”得出证素信息,运用SPSS 22.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Hp组与非Hp组的性别、年龄分布无差异性(P>0.05)。2.Hp组与非Hp组的不同病理类型等级分布无差异性(P>0.05)。3.Hp组与非Hp组的病性证素中“气虚、湿、血瘀、阳虚、痰、热”等级分布有差异性(P<0.05),说明Hp感染可能加重上述病性证素的严重程度。病位证素中“脾”等级分布有差异性(P<0.05),说明Hp感染可能加重脾损伤。4.因Hp组均有萎缩、活动性病理改变,且本研究收集上皮内瘤变病例数较少,故仅对Hp组萎缩伴或不伴慢性炎性反应之间、萎缩伴或不伴肠化之间的数据进行分析。Hp组萎缩伴或不伴慢性炎性反应之间、萎缩伴或不伴肠化之间的性别、年龄分布无差异性(P>0.05)。5.Hp组萎缩伴或不伴慢性炎性反应之间伴随病理类型(活动性、肠化、上皮内瘤变)分布无差异性(P>0.05);Hp组萎缩伴或不伴肠化之间伴随病理类型(慢性炎性反应、活动性、上皮内瘤变)分布无差异性(P>0.05)。6.Hp组萎缩伴或不伴慢性炎性反应之间的气虚、血瘀程度分布无差异性(P>0.05);Hp组萎缩伴或不伴肠化之间气虚程度分布无差异性(P>0.05),但血瘀程度分布具有差异性(P<0.05),说明萎缩伴肠化与血瘀程度相关。7.Hp组的萎缩伴或不伴慢性炎性反应与气虚、血瘀证素的相关性不显著(OR值均<1,P值均>0.05)。萎缩伴或不伴肠化与气虚的相关性不显著(OR值>1,P值>0.05),而与血瘀的相关性显著,重度血瘀是萎缩伴肠化病理改变的危险因素(OR值>1,P值<0.05)。结论:1.Hp感染可能加重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病性证素中“气虚、湿、血瘀、阳虚、痰、热”的严重程度;另可能加重病位证素中“脾”的损伤,故临床辨证应注重Hp感染可能加重损伤的病性、病位,以利于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2.Hp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气虚对病理改变的影响不显著,可能与气虚贯穿疾病始终有关。而血瘀程度的加重是萎缩伴肠化病理改变的危险因素,故治疗肠化病理改变可酌情配伍活血化瘀类中药。
其他文献
目的:获取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痰证脾、肝、肾病位人群的血清差异代谢产物,区分代谢轮廓,探索MS痰证不同病位可能的生物标志物及关键代谢通路,分析MS痰证不同病位的代谢组学共性和个性特征,为MS痰证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符合MS诊断标准的MS患者和同期健康人进行基本信息、四诊信息采集和血样收集,并应用“证素辨证”法将其分成MS痰证脾、肝、肾3组
目的:本研究采用高胆固醇致石饲料诱发法制作胆囊胆固醇结石(Cholesterol stone,CS)小鼠模型,采用疏肝理气代表方柴胡疏肝散进行干预,从胆囊动力学角度探讨疏肝理气法对CS小鼠胆囊收缩功能的影响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5周龄SPF级ICR雄性小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造模组24只。空白组以普通颗粒饲料喂养,模型组采用高胆固醇致石饲料制备CS小鼠模型,造模9周后,随机选取8只模型小
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及对海马区CACNα1D-HSPB1-CAMSAP2-SNCG途径中关键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体质量为(280±20)g的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2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参考Longa改良线栓法进行MCAO模型制备。假手术组钝
目的:(1)分析电针干预神经痛时海马区变化显著的蛋白。(2)探讨海马Coum Ammon 1(CA1)区TMEM126A/CD137L在电针治疗神经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制备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神经痛模型。假手术组只暴露坐骨神经,但不结扎。术后第7~28天电针组对右侧“环跳”“
目的:采用空间自相关及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研究急性胃黏膜损伤(acute gastric mucosal injury,AGMI)大鼠背部依文思蓝(Evans Blue,EB)渗出点的体表分布特征,以探讨穴位体表几何位置的数学特征与脏腑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预实验获取实验研究条件后,实验一选用禁食24h后体重为185-195g的SPF级健康成年Wistar大鼠,将其随机分成正常组、生理盐水组、0.4
目的:观察电热针对POI模型大鼠卵泡发育及CX4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热针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有效性及其机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筛选具有正常动情周期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造模组32只,用雷公藤多苷50mg/kg·14d灌胃法制备POI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电热针组各8只。电热针组采用针刺关元和三阴交穴,连接HT-2温针电针综合治疗
目的本研究采用HE染色法、q PCR法以及16S r DNA基因测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观察电针足三里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的胃黏膜组织病理学、黏膜细胞增殖与凋亡、肠道菌群的变化,探讨电针足三里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清洁级Sprague Dawley大鼠,雌雄各半,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正常组10只,造模组30只。造模期间,正常组不予任何处理,造模组大鼠每日予2
学位
目的观察电针对SAMP8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补体C1q、Iba-1、CD68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对补体C1q及小胶质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研究证实AD中小胶质细胞可吞噬突触),为电针改善AD突触功能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7月龄雄性SAMP8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12只,相似遗传背景且同龄的正常老化的SAMR1小鼠12只为对照组。电针组小鼠于7月龄时采用自制网兜固定,选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健脾平逆汤联合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中虚气逆证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收集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胃镜下食管黏膜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探讨分析该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70例,按先后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