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通督汤促进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的作用及机制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oxia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夹闭腰动脉法建立合适的兔SCII模型,探索合适的夹闭时限,用活血通督汤进行干预,观察活血通督汤对兔SCII后肢功能的影响,研究其对脊髓组织TNF-a、IL-1 β、IL-8及BDNF、Slit2、GFAP表达和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活血通督汤治疗SCII的作用和机制。方法1.不同夹闭时限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腰动脉模型的比较研究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C20组、C30组、C40组,每组各8只。C20组、C30组、C40组分别阻断第3-6腰动脉20min、30min、40min来建立兔SCII模型。再灌注后12h、24h、48h采用Jacobs法对兔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估,并计算截瘫率。最后一次评分后,取出L!-L。节段脊髓,通过HE染色进行病理观察,计数正常神经元的数目。2.活血通督汤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将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每组各8只。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采用夹闭第3-6腰动脉30min来建立兔SCII模型。活血通督汤组术前7天和后术21天予以活血通督汤灌胃,模型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再灌注后1d、3d、7d、14d、21d分别观察各组兔后肢功能,并参照Jacobs法和BBB法对各组兔后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3.活血通督汤治疗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136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8只,模型组64只(分为再灌注0.5h、 1h、4h、8h、1d、3d、7d、14d等8个亚组,每组各8只)和活血通督汤组64只(分为再灌注0.5h、1h、4h、8h、1d、3d、7d、14d等8个亚组,每组各8只)。活血通督汤组兔术前7天和术后予以活血通督汤灌胃,模型组兔术前7天和术后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采用ELISA法检测脊髓组织TNF-a、IL-1β、IL-8、BDNF、Slit2、GFAP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组织TNF-a和GFAP勺表达,TUNEL法检测脊髓神经元凋亡。结果1.不同夹闭时限建立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腰动脉模型的比较研究1.1 Jacobs法评级:C20组、C30组、C40组的Jacobs法评级在12h、24h、48h互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1)。C20组在12h、24h和48h均优于C30组和C30组(均为P<0.01)。C30组与C40组在12h、24h、48h互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1.2截瘫率:C20组、C30组、C们组的截瘫率分别为0%、75%和87.5%。C卸组截瘫率优于C30组和C40组(P<0.05),C30组和C40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3 HE染色病理学观察:C20组脊髓组织形态较完整,轻度肿胀,组织问有出血点,脊髓前角神经元数目较多,神经元胞体较大,核仁、核膜清晰,胞体内可见丰富噬碱性染色颗粒。C30与C40组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主要表现为:脊髓组织肿胀,可见出血点,脊髓前角神经元数目减少,神经元周围间隙增大呈空泡状,神经元胞体固缩,细胞核深染,核膜、核仁不清晰甚至消失,胞质内噬碱性染色颗粒不明显。1.4脊髓前角正常神经元的计数:C2。组>C30组>C40组,三组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活血通督汤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2.1 Jacobs评级: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Jacobs评级结果从1d至21d逐渐增高。活血通督汤组兔Jacobs评级结果在7d、14d、21d均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BBB法评分: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兔BBB法评分结果从1d至21d逐渐增高。活血通督汤组兔BBB法评分优于模型组相比较,在3d、7d、14d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21d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3.活血通督汤治疗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3.1 ELISA法:3.1.1 TNF-a、IL-1β、IL-8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脊髓组织TNF-a、 IL-1β、IL-8的表达在0.5h、1h、4h、8h显著增高(0.5h、1h、4h、8h均为P<0.01);活血通督汤组脊髓组织TNF-a、IL-1β、IL-8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在0.5h、1h、4h、8h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1.2BDNF、Slit2、GFAP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脊髓组织BDNF、Slit2、 GFAP的表达在1d、3d、7d、14d显著增高(P<0.05或P<0.01):活血通督汤组脊髓组织BDNF、Slit2的表达与模型组组相比在1d、3d、7d、14d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GFAP的表达在3d、7d、14d显著降低(P<0.05或P<0.01)。3.2免疫组化法:3.2.1 TNF-a的表达:假手术组脊髓组织未见明显的棕黄色染色神经元: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均可见脊髓前角神经元及部分胶质细胞呈棕黄色染色。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吸光度值在0.5h、1h、4h、8h显均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5h、 1h、4h、8h均为P<0.01);活血通督汤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在0.5h、1h、4h、8h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5h、1h、4h、8h均为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在0.5h、 1h、4h、8h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5h为P<0.05, 1h、4h、8h均为P<0.01)。3.2.2 BDNF的表达:假手术组脊髓组织未见明显的棕黄色染色神经元;模型组和活血通督汤组均可见脊髓组织内有较多明显呈棕黄色染色的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吸光度值在Id、3d、7d、14d显均著增i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d、 3d、7d、14d均为P<0.01);活血通督汤组吸光度值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在Id、3d、7d、 14d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d、3d、7d、14d均为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征1d、3d、7d、14d均有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d为P<0.05、1d、7d、14d均为P<0.01)。3.3 TUNEL法:凋亡的神经元深染,呈棕黄色。假手术组凋亡细胞较少:模型组各和活血通督汤可见凋亡神经元。与假手术组相比较,模型组凋亡指数在4h、8h、1d、3d显均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h、8h、1d、3d均为P<0.01),其中1d组最高;活血通督汤组凋亡指数与假手术组相比较在4h、8h、1d、3d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h、8h、1d、3d均为P<0.01),与模型组相比较在4h、8h、1d、3d均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h为P<0.05,8h、1d、3d为P<0.01)。结论1.夹闭第3-6腰动脉30min可导致脊髓部分不可逆性损伤,可用于建立兔SCII模型。2.活血通督汤具有改善兔SCII后肢运动功能的作用,对SCII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炎性反应,减轻神经元凋亡,改善脊髓神经修复环境。
其他文献
目的:加强对急性双表型白血病诊断过程复杂性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初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双表型白血病并进行讨论。结果:该病例诊治过程复杂,通过骨髓涂片、免疫分型及染
疟疾是流行范围最广、历史最长、危害最大的人类寄生虫传染病,长期以来一直是第三世界国家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病种之一。全球每年有3-5亿疟疾临床病例,其中死亡人数达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