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普及,为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时机,成为自媒体发展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成为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平台。其中,自媒体博主李子柒作为自媒体行业的佼佼者,不仅影像风格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而且凭借其自创的“古香古食”系列短视频获得海内外网友的关注和喜爱,截至2021年4月,全球粉丝数已经超过1.3亿,成为年轻一代利用短视频影像传播中国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普及,为短视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与时机,成为自媒体发展的主要阵地,同时也成为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平台。其中,自媒体博主李子柒作为自媒体行业的佼佼者,不仅影像风格有鲜明的个人特色,而且凭借其自创的“古香古食”系列短视频获得海内外网友的关注和喜爱,截至2021年4月,全球粉丝数已经超过1.3亿,成为年轻一代利用短视频影像传播中国故事的典范。如何利用自媒体短视频的影像讲好中国故事也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因此,研究李子柒短视频的影像叙事、挖掘其影像叙事特征、探索其利用影像讲述中国故事的技巧与规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影像叙事学为理论基础对李子柒短视频进行分析和研究,从影像叙事主体、影像叙事符号、影像叙事结构、影像叙事技巧等角度分析李子柒短视频影像叙事的特征,借鉴其影像叙事的成功经验对如何利用影像叙事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全文共分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分析了李子柒短视频影像叙事中在影像人物的设定和叙事主题选择上的特点,分析发现其在影像叙事中影像人物比较单一,主要讲述的是以“我”为主角、以“奶奶”为核心的群像之间日常生活的故事,人物设定美丽、勤劳、纯朴,人物关系和谐温馨。叙事主题方面,李子柒短视频以美食和田园为主,用影像展现了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农耕文化、节日文化、传统服饰文化等,丰富了中国故事的文化内涵;第二章主要从视觉符号、听觉符号两方面对李子柒短视频的影像叙事符号进行了分析。通过人物影像、实物影像的符号化、靓丽鲜艳的色彩、舒缓安宁的古风音乐、自然真实的环境声、特色方言等打造了一幅唯美而宁静的视听盛宴;第三章通过对李子柒短视频影像叙事的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李子柒短视频在叙事时间凸显了顺时与自然、在叙事空间上增强了立体感与想象性、在叙事视角上旁观与主观丰富了故事关系;通过对叙事时空的压缩和对叙事视角的复合使用,展现出中国故事的真实与温馨;第四章分析了李子柒短视频影像叙事的技巧,发现在影像叙事技巧层面,李子柒短视频通过对空镜头的烘托、固定拍摄的大量使用、蒙太奇的组接与硬切的转场方式,创造出了流畅、自然的节奏,展现出中国故事的宁静层面,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与美感。最后第五章结合李子柒短视频的影像叙事特色,对于如何利用短视频影像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从重视民间力量、打造有影响力的个人IP、建构“人类情感共同体”等方面的思考和建议。
其他文献
重庆商会是1904年重庆工商业者为维护自身利益、促进工商业发展而依法组建的社会团体。全面抗战开始后,为了适应工商业发展和战时经济的需要,该商会在重庆国民政府的指导下进行改组,使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更为完善。抗战时期,重庆市商会为了贯彻实施国民政府战时经济统制政策,在维护商民利益和协助政府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如参与讨论税则、减免税额;调查评议物价、保障商品供给、打击囤积居奇;协助募集军费、认购救
商事登记制度是商事主体进入市场的第一道门槛,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加快平阳县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步伐,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从而助推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在查阅国内外各种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将平阳县商事登记制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研究和实地分析等方法并结合自身工作中的切身体验,对改革的内容和成效进行了梳理分析,并且发现了改革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申请人对改革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在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城市病、大城市发展疲软、落后地区难以发展等问题,但城镇化仍然是21世纪世界最大的变革之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走城乡统筹、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道路,在此背景下,可以兼顾城镇与农村发展的就地城镇化道路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发展路径。本文以川东北丘陵地区的南充市为例,对就地城镇化进行研究。首先在界定就地城镇化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绿色出行理念的兴起,公共交通走向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字路口,一方面绿色出行理念的倡导有利于公共交通行业的发展,但是以前所形成的兜底式补贴政策使得企业缺乏主动性并且往往缺乏一定的财务战略规划。近几年,为了规范行业发展和厘清政策性亏损与经营亏损,各个地方开始推行公交成本规制。公交成本规制是指合理界定公交行业各项运营成本范围,科学建立公交单位运输成本标准,并以此测算财政补贴和科学定价调价
本文旨在以文化类网络综艺节目《圆桌派》为例,探索新媒体时代“和文化”传播的优化路径。不同于我们熟悉的从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效果等方面基于“传播的传递观”展开的传播研究,本文的传播研究是基于“传播的仪式观”视角下展开的,探析在《圆桌派》节目中“和文化”共享文化空间的具体建构过程。具体来讲,本文在理清“和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价值导向与传播现状的前提下,将詹姆斯·凯瑞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作为理论背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当下主持人角色身份出现一定程度的泛化。传统广播电视主持人受到不断涌现出的跨界主持人、网络主播等一定程度的冲击。在当下,传统电视节目主持人应如何明确自己当代的新定位,从而进行更好的主持传播?这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借助巴赫金狂欢理论,运用质化研究的方法,观照当下传媒背景,探讨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当下应当具有的角色定位及其实现路径。本文共分为6个章节。首章为绪论,讨论了研究背景、研究
在流动的现代社会中,速度带来的多变性在短时间内改变了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作为人类精神本质需要的情感在其中的生存现状也变得岌岌可危。面对着外部环境所造成的人际间情感淡漠及情感需求与日俱增的现实境遇,作为指引社会舆论的风向标,电视媒体关注情感危机现象,推出了包括《朋友请听好》在内的一系列情感类节目,旨在为人们搭建一个情感能量互动与情感心理满足的交流平台。本文以湖南卫视真人秀节目《朋友请听好》为研究文本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媒介环境渐趋复杂,观众对电视节目的关注与兴趣逐渐下降,如何在当下媒介环境中脱颖而出是每个主持人必须思考的问题。无论媒介环境怎样变化,一档优秀的电视节目始终离不开一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主持人承担着贯穿节目始终、展现节目主旨的责任。我们要充分了解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属性,并能在不同的角色设定下把握好其特性。就电视文化类节目而言,其主持人更应充分结合节目实际,更好地去体现节目宗旨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方式,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渐渐地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与普遍喜爱。作为专题节目核心组成部分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要做到一专多能,通过各种语言表达技能和方式方法充分展现出节目所表达的主题和特征。本文以本人毕业作品《云朵上的羌寨,从沉睡到觉醒》为例,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出发,分析、归纳、解读在纪实性电视专题节目中主持人语言表达的特点。本文主要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