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学界对“被”字句的研究往往局限于静态孤立的单句层面,本文将它置于语篇之中,考察了“被”字句的语篇功能。全文共分四章,外加绪论和结论两个部分。绪论部分概述了本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回顾了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对象和范围,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结论部分对本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第一章考察了“被”字句主语的语篇功能。研究发现不同形式“被”字句主语在语篇中的出现频率为:名词形式>零形式>代词形式。从语法形式角度来看,不同形式“被”字句主语与上下文的联系紧密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零形式>代词形式>名词形式;语篇衔接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名词形式>代词形式>零形式。从语篇角度来看,不同语篇中“被”字句主语与上下文的联系紧密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叙事语篇>对话语篇>说明语篇>时评语篇;语篇衔接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对话语篇>说明语篇>叙事语篇>时评语篇。第二章考察了“被”字宾语的语篇功能。不同形式“被”字宾语在语篇中的出现频率为零形式>名词形式>代词形式。从语法形式角度来看,不同形式“被”字宾语与上下文联系紧密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代词形式>名词形式>零形式;语篇衔接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零形式>名词形式>代词形式。从语篇角度来看,不同语篇中“被”字宾语与上下文联系紧密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叙事语篇>对话语篇>时评语篇>说明语篇;语篇衔接力由强到弱依次为:说明语篇>对话语篇>叙事语篇>时评语篇。第三章考察了“被”字句谓语动词的语篇功能。在谓语动词的音节数量方面,双音节谓语动词最为常见,其次是单音节谓语动词,多音节谓语动词或动词词组的出现频率最低。在谓语动词的后带成分方面,按出现频率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光杆动词>动词+补语>动词+宾语>动词+其他成分。此外,“被”字句谓语动词还可与上下文相关内容存在语义联系,但联系比较弱且主要集中在与上下文整句和谓语的语义联系。第四章考察了“被”字句下位句式的语篇功能。本章将“被”字句分为15种下位句式,并从实际语篇的语用风格以及“被”字句本身特点出发,解释了“被”字句下位句式适用于不同类型语篇的原因。此外,还根据“被”字句下文句式在语篇中的位置,分析了“被”字句下文句式与上下文的语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