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湿地生态问题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关于湿地生态的研究逐渐升温,建立湿地公园作为一种保护与修复湿地生态的重要手段,引起了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因此,科学而全面地对湿地公园生态健康进行评价,能够体现它在湿地管理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湿地学科的发展。本文以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在遥感解译的基础上,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对其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框架结构,建立了包含总目标、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4个层次共34个指标的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状健康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本文通过对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前后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表明:(1)河流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有林地、人工草地、交通用地、建筑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均有了一定程度的面积增长,其中尤以河流湿地和有林地增长最为显著,增幅分别为26.88%、19.14%;裸地和水浇地出现了负增长,其中裸地的负增长率超过10%,水浇地则全部消失。(2)公园内包括生态恢复工程、建筑修缮、铺设交通栈道在内的诸多人类活动迫使某一类型景观主动或被动地远离其他类型景观,使得其景观格局出现破碎化趋势,割裂了各类型景观之间的联系,但同时也使得各类型景观比例结构差异性降低,从而保证了景观的多样性。2)本文根据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实际,运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包含总目标、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4个层次共34个指标的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3)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PH)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和分析,表明:(1)从准则层看,压力C1(B1)的评价指数为0.8652,评价等级为很好;活力C2的评价指数为0.7200,评价等级为较好;组织C3的评价指数为0.7292,评价等级为较好;弹性C4的评价指数为0.7200,评价等级为较好;功能C5的评价指数为0.6940,评价等级为一般;恢复力C6的评价指数为0.7202,评价等级为较好;变化C7的评价指数为0.8027,评价等级为较好。从目标层看,状态B2的评价指数为0.7089,评价等级为较好;响应B3的评价指数为0.7862,评价等级为较好。从总目标看,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健康评价A的评价指数为0.7528,评价评价等级为较好。(2)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所面临的压力较小,但由于生态系统对压力做出反应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仍需警惕人类活动对其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3)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活力、较为合理的组织结构和较强的生态弹性,尽管生态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仍能够维持较为稳定、健康的生态状态。(4)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恢复力较强,在受到不良影响后,有能力进行自我调节,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人们对湿地保护意识的提高,政府部门对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发展的支持,以及公园内部的科学管理等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