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温针灸调理冲任二脉治疗肾虚血瘀型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观察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感染改善情况,中医症状、局部体征改善情况及统计输卵管通畅率、受孕率。方法:将门诊诊断为肾虚血瘀型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针灸取穴治疗,治疗组予针灸冲任特定穴位治疗。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第6个月经周期后,统计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感染改善情况及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治疗结束后,并随访半年,统计双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及受孕情况。结果: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中痊愈15例,显效4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妊娠率50%;对照组中痊愈7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53.33%,妊娠率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6个月经周期后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后、第6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感染率较治疗前均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更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后、第6个月经周期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第6个月经周期后,中医证侯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更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4两组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后、第6个月经周期后局部体征积分比较两组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后,第6个月经周期后,局部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更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灸冲任特定穴位治疗肾虚血瘀型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在改善输卵管通畅程度及提高受孕率方面疗效显著,且能有效地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局部体征。且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感染改善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