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企业是各行各业的龙头,是我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战略部署的关键,更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而中国南北车又是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从2000年南北车脱离原铁道部一分为二以来,双方虽业务相似,但各自为营,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亦愈演愈烈,已然与当初破除央企垄断、激发良性竞争的目标南辕北辙。于是,在国资委的主导下,2014年10月27日,南车和北车停牌并开始整合之路。根据《合并报告书(修订版)》,中国南北车拟通过此次合并达到提升国际化的目标。该事件受到极高的关注度,合并的规模之大、速度之快、影响之广,堪称史无前例。关于南北车的合并能否提升其国际竞争力,实现“1+1>2”的效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文基于此,拟通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视角来研究中国南北车的合并案例,试图回答合并是否提升了中国南北车的国际竞争力,从哪些方面提升,以及对同行业乃至其他央企有哪些借鉴之处。首先,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并购动因、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基于竞争力的并购动因三方面文献;其次,回顾了南北车“合久即分、分久又合”的历史渊源,以及合并的具体过程和市场反应;接着,本文参考了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结合并购影响竞争力的路径,构建出了本文的评价体系,运用标杆对比法从显在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方面作定量分析,从出口国家和输出形式两方面辅以定性分析;最后,通过分析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中国南北车的合并在短期内初显成效,主要体现在(1)定量分析中,显在竞争力指标变化显著,其中规模竞争力、成长竞争力、国际化竞争力三方面指标提升显著,盈利竞争力有小幅提升,营运竞争力基本无变化;潜在竞争力指标变化并不显著,其中大力与文化竞争力指标基本未变,技术与创新竞争力仅有小幅提升。(2)在定性分析中:出口国家方面,合并前的中国南北车在海外市场上竞争激烈,合作和签约国家虽多,却不稳定,缺乏长期合作机制,南北车的合并使双方减少恶性竞争,能够合力“出海”,签约国家数达到新高,动车组首次进入欧洲市场,海外经营网络进一步加快;输出形式方面,随着2015年中车在海外投资建厂、输出技术、增加动车组出口量,出口产品逐步实现了从中低端到高端的升级,出口的形式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产品、技术、资本和服务等多种形式的组合出口。由此,本文从提升国际化、增强协同性、拓展多元化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合并后的中国中车或正朝着国际化发展、力图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