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因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而且有利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涵和内容,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从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研究发现,目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高校对于融入工作的重视程度都在提高,部分高校已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并加大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完善、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育人环境仍需优化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遵循社会主义方向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原则。在此基础上,本文从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活动、育人环境建设、完善大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以期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