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与对盐水的偏好性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rq_s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是选择性近亲交配高血压模型的一种,它是研究高血压发病机制和筛选降压药物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SHR有一个探究较少的独特的而非常有趣的特性:对盐水的偏好性。当提供盐水和普通水作为饮水时,与其他正常血压和高血压品系的大鼠相比,SHR表现出明显的对盐水的偏好性,而且这种偏好性与血压无关。已知SHR在血流动力学方面有三大特点:血压高、血压波动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大、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arterial baroreflex,ABR)功能低下。ABR是心血管系统活动最重要的调节机制,SHR的ABR功能是受损的,由此我们推测:SHR的ABR功能的受损可能是导致其对盐水的偏好性的原因。更进一步,是否ABR功能与盐水偏好性之间存在普遍性呢?即在正常血压的大鼠中ABR功能是否也是影响其对盐水偏好性的因素。 为了证明我们的推测,我们设计了两个实验:一是以SHR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反映ABR功能的量化指标——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ity,BRS)和盐水偏好值,将两者进行直线相关分析。一是以Sprague-Dawley(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去窦弓神经(sinoaortic denervation,SAD)术人为的破坏其ABR功能,观察SD大鼠经SAD术后其对盐水的偏好性是否会发生变化。ABR功能与终木器官损伤的关系非常密切,在第一个实验中我们也测定了SHR的终末器官损伤大体观察指标并将它与盐水偏好值做了相关性分析。 第一部分 方法 1.盐水偏好性实验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脱细胞基质生物补片修补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50例行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
研究背景及目的脑卒中(stroke)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脑血管疾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约占80%。传统的溶栓治疗使缺血脑组织得到及时再灌注的同时,也能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制备的印迹材料因具有优异的亲和性、专一选择性及良好的稳定性等特点,在固相萃取、仿生传感器、模拟酶及药物缓释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表面印迹技术使印迹聚合物的分子识别位点位于可接近的表面之上,可快速到达饱和吸附,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备受关注的罗丹明B为模板分子,硅胶为载体,KH-570为修饰单位,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采用表面修饰共聚印迹法制备硅胶表面罗丹明B分子印迹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y, TGP)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_4)致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和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分别建立小鼠化学性和免疫性肝损伤模型,分光光度法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