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 Ti)共掺BiFeO3陶瓷及旋涂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2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时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铁性序参量(如铁电性、铁磁性、铁弹性、铁涡旋性等)的材料称为多铁性材料。作为一种典型的多铁性材料,BiFeO3(BFO)同时具有铁电性和G型反铁磁序。由于在一个体系中具有多种物理效应,且相互效应之间可以相互调控,因此可以应用于许多重要的领域。近年来,铁电材料的光伏效应又再一次激发了人们对薄膜的研究兴趣。因为BFO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窄带隙铁电体,除了具有铁电、铁磁性外,它还具备与可见光波长相匹配的带隙。并且BFO薄膜具有很强的光伏效应,能产生比较大的开路电压。这为可见光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及新型太阳能电池等相关的光学器件提供了很大的机会。然而,由于BiFeO3材料的合成温度区间小,Bi易挥发及Fe的变价,导致较大的漏电流。因此高质量的BiFeO3材料的合成非常困难,这严重限制了BiFeO3的应用。本文通过采用Sol-gel法成功的合成了BiFeO3粉体,然后采用三种不同制备工艺制备BiZnxTix Fe1-2xO3(BFZTO)陶瓷,对样品的物相,形貌及物理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又采用冷等静压传统烧结制备BiZn0.02Ti0.02Fe0.96O3陶瓷,对烧结工艺进行了研究。接着又通过采用旋涂法在FTO透明导电玻璃上制备了BiZn0.02Ti0.02Fe0.96O3薄膜,对薄膜的物相和物理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采用普通传统烧结,冷等静压传统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三种不同的制备工艺制备BiZnxTix Fe1-2x-2x O3陶瓷。研究Zn2+和Ti4+对Fe位掺杂的影响。对相应的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由三种不同制备工艺制备的BiZnxTix Fe1-2x-2x O3陶瓷材料均为菱方相,空间群为R3c。经过物理性能的测试,发现由冷等静压传统烧结制备的陶瓷样品的电学性能得到提高,剩余极化Pr=1.18μC/cm2,是其他两种制备工艺的三倍。导致这个性能提高的原因是体系内部形成的缺陷缔合减少的自由移动的电荷,晶界数量的增加阻碍了畴壁的翻转。通过对样品的光学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发现,由冷等静压传统烧结制备样品的光学带隙的范围1.72-1.98eV,这为BiFeO3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大的机会。(2)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BiZn0.02Ti0.02Fe0.96O3粉体,冷等静压传统烧结制备陶瓷,通过改变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长,研究了这两个因素对BiZn0.02Ti0.02Fe0.96O3粉体物相的影响,及陶瓷物相与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为550℃,保温时间为2h的条件下可以得到物相单一的粉体。对相关的BiZn0.02Ti0.02Fe0.96O3陶瓷实验结果对比发现,烧结温度与保温时长可以影响BiZn0.02Ti0.02Fe0.96O3陶瓷的电学性能与光学性能,在烧结温度为800℃,保温1h的陶瓷样品的剩余极化Pr=1.2μC/cm2。(3)通过采用旋涂法在FTO透明导电玻璃衬底上制备BiZn0.02Ti0.02Fe0.96O3薄膜,通过探索研究溶胶的浓度、透明导电玻璃的预处理、薄膜的退火方式、退火温度、退火时长,来研究BiZn0.02Ti0.02Fe0.96O3薄膜的物相与物理性能。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冷等静压传统烧结制备(Zn,Ti)共掺的BiFeO3陶瓷,分析了其对结构与物理性能的影响。并对它们进行了物理性能分析,由于离子掺杂导致BFO内部形成的缺陷缔合,不仅降低了漏电流密度,增强了极化强度,还可以调控BFO的光学带隙,并阐述了BFZTO陶瓷物理性能提升的微观机制。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预测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传统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数据的要求十分严格,不但不能处理用语言值表示
智能汽车作为融合了传统车辆,定位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众多前沿技术的热点领域,成为汽车产业的战略制高点和新一轮国际竞争焦点。随着相关领域近几年的高速发展,高级辅助
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主要有强迫用药,失去对药物使用的控制以及停药后的戒断症状。成瘾药物最初通过激活奖赏环路发挥作用,长期服用则导致对药物渴求的控制能力下降,以及对压力和负性情绪敏感。从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VTA)投射到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和前额叶皮质区(prefrontal cortex,PFC)的多巴胺能系统在药
在晚清的诸多画报之中,当属潘达微、高剑父、何剑士等人创办于广州的《时事画报》风格最为激进。《时事画报》于1905年9月创刊于广州,是广东地区的第一份石印画报。《时事画
强夯法是利用夯锤自由下落产生巨大的夯击能量,使土体中出现冲击波和很大的冲击应力,能显著降低土的压缩性、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和均匀程度、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以及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等作用,它是目前最为常用和最经济的深层地基处理方法之一。本文以滇中引水工程黄草坝引水隧洞段上方拟建一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并采用强夯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为背景,由于强夯作用下较大的冲击动应力可能导致引水隧洞结构出现裂缝而影响正常运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开发新的环境污染物检测手段成为目前人们关心的问题。电化学传感器具有生产成本低、设备小巧和操作简单的特点,在即时检测上有很大应用潜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对LAMO(其中A代表碱金属元素如Ca,Sr,Ba等)材料的合成和应用等进行了广泛研究,主要着重于该类材料在室温下电磁性能的改善和提高。室温下该类材料对温度的
扩散加权成像技术是一种能够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方法,是一种新的核磁功能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实用性较强。但由于扩散加权图像在获取和传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噪声的干扰,且扩散加权图像对噪声较为敏感,噪声的存在对扩散加权图像的准确性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到后续的处理。因此对扩散加权图像进行降噪是非常重要的。扩散加权图像主要具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图像的自相似性程度高,纹理细节较多,另一个是图
目的:探究Bmi-1基因表达对K562细胞CPT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凋亡机制。方法:1、采用瞬时转染方法将pGenesil-2-Bmi-1 1 siRNA、p-MSCV-Bmi-1及其空白质粒分别转染到
视网膜水肿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类疾病,同时也是众多眼底疾病的并发症,包括视网膜下积液(Subretinal fluid,SRF),色素上皮层脱离(Pigment Epithelium Detachment,PED)等。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