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构件质量量化评价模型研究

来源 :太原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mi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是通过组装构件来得到应用系统,常被视为是实现软件复用的有效途径。它不仅可以避免软件开发过程中大量的重复劳动、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还大大提高了整个应用系统的质量。其中,构件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最终应用系统的质量以及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而目前对构件质量的度量缺乏有效的量化评价模型。本文在深入研究了影响构件质量的各种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基于群体决策的思想,对构件质量的量化评价进行了研究。
   本文在深入研究构件质量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层次分析法对构件质量量化评价的不足,基于群体决策思想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软件构件质量量化评价模型。该模型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使之能够自动满足一致性的要求,而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同时,为了克服判断矩阵建立过程中的主观性,把群体决策引入层次法中,客观地解决了判断矩阵中专家的权重赋值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个专家评价的主观性,使得评价结果更加贴近客观实际。构件的本质特征表现为可复用性,因此,可复用性是构件质量量化评价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层次分析法只是一种定性的量化度量方法,对构件可复用性进行度量评价时,不能描述出构件之间的可复用性质量差异值。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给出可复用性属性树形层次分解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软件构件可复用性属性值的度量及计算方法。实验表明,与传统的层次分析法相比,该方法对构件的可复用性度量更加具体、有效、合理。
   本文通过对构件质量模型、构件可复用性以及度量方法的探讨和研究,分别提出了构件质量和构件可复用性的量化评价模型,这两种模型不仅简化了量化评价过程,而且使其评价结果有效、合理,从而为构件复用和构件库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评价和参考。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学位
会议
期刊
期刊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