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簇结构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研究与仿真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w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Ad Hoc网络(移动自组网或MANET)是指由一组带有无线收发装置的移动节点组成的一个多跳的、不需要固定中心接入点或者基站支持的自治系统。以其组网灵活,快捷,不需要预设网络基础设施,完全分布式等特点,在军用和紧急救援等特殊环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而移动自组网路由技术面临着拓扑结构动态变化、存在单向信道、有限的无线传输带宽以及移动终端能力的局限性等一系列挑战,因此对移动自组网路由协议的研究必然担负着比其它网络更重的任务。Ad Hoc网络的体系结构可以是平面式的,也可以是分级式的。分级结构中,网络被划分成若干个簇,每个簇由一个簇头和多个普通节点组成。簇头之间的通信需要借助于网关或分布式网关结点完成,簇头和网关形成了高一级的网络,称为虚拟骨干网。分级结构的最大优点是网络的可扩充性好,网络的规模不受限制,路由和控制开销较小,并且容易实现移动性管理和网络的局部同步。到目前为止,对基于分簇的路由协议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首先针对移动Ad Hoc网络的特点,总结、比较分析了现有的各种分簇路由协议的路由机制,并详细分析了CBRP(Cluster Based Routing Protocol)分簇路由协议。接着,本文提出了对CBRP协议的两种改进方案,分别针对协议的分簇算法,负载平衡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改进方案之一是基于优化分簇算法的CBRP改进协议MCBRP(Modified Cluster Based Routing Protocol),它优化了路由请求数据包的传送方式,有效地解决了CBRP协议中路由控制分组的盲目“广播”问题,采用逐步扩展的路由搜索方式发送广播分组,减少了网络中的冗余信息,路由开销也随之减少;优化了分簇算法,有效地解决了簇头节点不能替换,能量消耗过快,网络不稳定等问题,采用优化的最高节点度分簇算法,缓解了簇头的负担,使网络中簇的数量明显减少,网络更趋稳定;改进方案之二是基于负载平衡性的CBRP改进协议MECBRP(Minimum Energy and Cluster Based Routin Protocol),它不仅考虑了路径中的最小剩余能量这一因素,还考虑了路径中节点剩余能量离散度的因素,并通过标准差公式把离散度和最小化有机的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整个网络的负载平衡能力。然后阐述了移动Ad Hoc网络分簇路由协议的NS2实现框架以及关键技术。本文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CBRP、MCBRP和MECBRP分簇路由协议在NS2仿真平台中实现的可行性以及MCBRP、MECBRP协议的有效性。最后,对本论文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了本课题领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60672137,90304018)的资助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60497015)的资助。
其他文献
视频会议系统是指通过现有的各种电气通讯传输媒体,将人物的静、动态图像、语音、文字、图片等多种资料分送到各个用户的计算机上,使得在地理上分散的用户可以共聚一处,通过
用户以社会化媒体(Web2.0的媒体)的方式获取更加多样化的信息,作为信息的主要发布者用户,通过发布感兴趣的某些方面的信息给用户建立社会联系,在直接交互的用户之间建立自己
遗传算法作为一种基于自然选择和遗传理论的通用优化算法,已成功应用于组合优化、机器学习、工程优化、图象处理、人工生命、自动程序设计等诸多领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遗
三维图形主要是通过三维建模软件创作或者通过三维扫描仪进行扫描来获取的。如果用三维建模软件制作复杂的三维模型,则需要较熟练的技能以及细致耐心的操作,是耗时、费力和繁复
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安全性好同时效率高的电子支付方式来支持。目前主要被采用的SSL协议和SET协议虽然都有优点,但各自缺点明显,已经成为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如何优
静态图像中的人体姿态估计是给定检测图像后根据行人检测的结果确定人体不同部件的位置并得出方向、尺度信息,是后续行为理解的基础。由于人体自身的灵活性加上背景的复杂性,
手语是一种手势动作语言,通过手的运动并附以适当的表情或姿势来表达意思,主要用于聋哑人之间的交流。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提高,聋哑人也迫切需要更多的信息,来不断地改善或
随着因特网服务应用的持续发展,用户对移动性的需求迅速增长。为了解决Internet的移动性问题,基于IPv4的IPv6协议被提出和研究。同时,基于移动网络的运营商们都是各开门户,不
网格是构建在互联网上的一组新兴技术,通过它可以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资源整合起来实现各种资源的全面共享。它本质上解决了在动态变化的多个虚拟机构间共享资源和协同工
如今关系数据库理论模型已经近乎完美,各种关系数据库系统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的关系数据库理论建立在信息完全的基础之上,不允许缺失信息的存在,这和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