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改善农村环境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人们对生活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了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现如今农村经济建设不断加强,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足感水平。吉利区作为洛阳市的重要示范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政府和有关部门而言,更要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善农村环境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人们对生活和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了我国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现如今农村经济建设不断加强,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满足感水平。吉利区作为洛阳市的重要示范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政府和有关部门而言,更要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整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共同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首先,本文重点搜集了目前在农村环境整治问题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农村环境治理概念及特点,然后对论文研究所涉及的公共物品理论、合作治理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含义及发展进行阐述,为后文做理论指导。其次,从养殖业污染整治、生活污染整治和企业生产污染整治3个方面分析了洛阳市吉利区农村环境整治现状。农民作为环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其满意度直接反映了农村环境整治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本文利用TOPSIS模型和IPA的测算,研究了洛阳市吉利区农村环境整治效果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基于正理想解的贴近度Ci值来看,西霞院街道农村环境整治农户满意度测度最高,为0.823,吉利街道仅为0.573,排名最后。基于IPA的测算分析来看,基础设施建设的值仅为26.85,属于不太满意,效果上无法满足农户需求,仍需继续提升。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证研究,分析出了吉利区农村环境整治现状及存在的农村环境整治缺乏合力,农户缺乏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农村环境整治投入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最后,本文围绕增强吉利区农村环境整治合力、提升农户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优化农村环境整治投入机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为村级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指明了方向。目前学界在村级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不同类型村级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问题关注不够,有必要进行类型化比较研究。为了扩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各地进行了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的探索与创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党把制度建设更是摆在了突出位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的初步探索和尝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首演。中央苏区时期在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党把马克思主义制度建设相关理论应用于中国具体实践,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伟大尝试,孕育了国家制度体系的雏形,对新中国成立以及新时代中国的政权建设、国家治理产生深远影响。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制度建设在中
教育方法作为教育实效性取得的重要因素,一直活跃于教育改革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方法的改革必须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创新。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传统单子式思维,倡导主体间的共生性、整体性与和谐性,具备交往性、平等性、亲和性、生活性等特质。将主体间性理论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中,将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提高教
石棉县地处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东部,生态地质环境脆弱,泥石流灾害发育程度较高。随着近年西南地区极端天气的增加,石棉县泥石流灾害暴发频繁,特别是“8·11”特大暴雨引发的泥石流灾害严重影响着当地的生产生活,因而有必要开展石棉县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本文依托于2020年《雅安市石棉县“8·11”特大暴雨地质灾害应急排查》项目,以石棉县为研究对象,在参与泥石流灾害野外调查、资料整编工作的基础上,详细分析
随着我国积极推动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数量逐渐增加,不过对于高海拔铁路隧道人员疏散的安全性研究还较少。在高海拔“三低”环境条件下,人员疏散特征参数和紧急救援站设计参数为人员安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其影响程度和规律在高海拔条件下具有随机性,所以人员疏散的安全具有不确定性。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的人员必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对于疏散人员是否安全起到决定性因素,其判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