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断改变着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方式。Web2.0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改变了传统信息用户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使每个信息用户都成为了信息的创建者、使用者、传播者。信息的增长呈现数量大、速度快的特点。传统的信息组织方法在人力和时间上都无法满足新时代信息组织的需求。大众分类法采用“自下而上”的信息组织思路,充分发挥广大信息用户的智慧、力量,对即时产生的海量信息通过标签进行分类。由于不同用户知识背景、文化程度、标注目的和对信息理解程度不同,造成了标注混乱,标签歧义等问题;大众分类法自身的的扁平式、无等级结构等缺陷,也导致信息分类混乱、类别之间缺少等级语义关系、标签不能正确反映信息内容等缺陷。这种情况造成了“信息孤岛”、“信息误导”等问题,无法满足信息检索者对信息时效性、完整性、精准性、便捷性的要求。本文在对大众分类法、用户标签、本体等相关概念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从Web2.0网站上收集到的有关书籍的部分标签进行清洗、规范、概念化提取等整理工作。笔者通过分析书籍本体的特征和本体构建目的,并参考图书馆主题分类法思想和读者检索习惯,以“书籍”为主题构建书籍本体,构建书籍本体模型,并结合图书馆读者对图书信息的需要构建书籍本体。在文章的最后笔者进行书籍本体部分功能的操作实验,实现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检索服务功能。根据书籍本体构建的研究需要,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1)论述文章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叙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研究方法,并说明研究目的和创新点。(2)相关概念研究。(3)对本体构建工具、语言、方法、原则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选取适合的书籍本体构建工具和方法。(4)书籍本体模型构建。笔者结合图书馆用户检索习惯、书籍标签的特征和书籍本体构建目的等因素,构建书籍本体模型。(5)笔者在书籍本体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书籍本体,展示书籍本体的优势功能。(6)笔者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