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是陕西省政府在考察了陕南地区实际情况后以“挖险根”和“挖穷根”为主要目的而开展的移民搬迁工程。移民工作自2011年起开始陆续实施,将原本生活在陕南秦巴山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人民迁移至生产和生活条件相对良好的地区,帮助移民远离自然灾害威胁,发展生产,摆脱贫困。镇安县位于陕西省商洛市,是陕西省五十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也是陕南避灾扶贫移民工作开展的重点区域。选取镇安县的移民安置点为主要调查对象,采取问卷法和访谈法对移民进行实地调研,在了解移民生存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陕南避灾扶贫移民的社会影响,并针对移民的社会影响提出了现阶段移民搬迁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根据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移民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促使移民离开迁出地的“推力”,和吸引移民来到迁入地的“拉力”。促使陕南避灾扶贫移民迫切需求搬迁的推力主要是迁出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而迁入地吸引移民的拉力主要指迁入地相对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伴随着搬迁的进行产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从经济水平、生活条件、人文环境和移民满意度方面了解移民现阶段的生存状况。在此基础上,从经济、政治、人口、环境四方面入手,分析了陕南避灾扶贫移民的社会影响。移民的社会影响包括正反两方面,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是衡量移民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准。陕南避灾扶贫移民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政府和移民的共同作用下移民工作产生了一定成效,但在土地矛盾、生计来源、政策落实、生态环境、社会融入方面,现阶段移民搬迁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避免土地资源浪费;开拓就业渠道,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政策扶持,关注移民后期工作;提高环保意识,发展生态循环产业;重视移民心理问题,丰富移民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建议,为陕南避灾扶贫移民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部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