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镉反应器内多相流动过程数值模拟及优化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k_w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镉是湿法炼锌净化过程中的重要工序,而扩散传质是除镉反应进行的主要控制环节。因此,使浸出液与锌粉在除镉反应器内形成合适的流场和液固分布将有助于提高扩散传质速率,进而提高除镉效率。为此,本文对除镉反应器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以提高除镉效率、降低锌粉消耗、提高电锌质量。通过研究净化除镉过程工艺和反应机理,揭示了流场与除镉反应、扩散传质速率的相互关系。针对某企业除镉反应器的实际运行情况,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数学模型,利用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分别计算了多种工况下除镉反应器内单相和液固两相流场分布,并对各工况下液相在除镉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分布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将正交试验法与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对除镉反应器的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主要结果如下:1)对于单相流,基准工况下入口来流体不能直接冲击搅拌区域的锌粉,不利于锌粉的悬浮,采用0°入口或入口加挡板工况能有效改善反应器搅拌段的流场;不同出口对反应器流场的影响很小。2)对各工况停留时间分布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流量下,不同出口对停留时间的影响很小,0°入口工况浸出液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最长,入口加长挡板工况最小,但都满足除镉工艺的要求。3)对于液固两相流,基准工况下锌粉的悬浮效果较差,底部锌粉沉积现象严重,不利于除镉反应的进行;0°入口工况或入口加挡板工况有利于锌粉的上扬,从而有利于锌镉置换;入口加短挡板工况在锌镉反应段锌粉的浓度最均匀;入口偏置工况的流场及锌粉浓度分布都比基准工况差,底部锌粉沉积现象较严重,不宜采用此种工况。4)正交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考虑的因素对锌镉反应段锌粉浓度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锌粉粒径>入口挡板>叶片转速>入口偏置>叶片角度>入口角度>出口。除镉反应器整体优化参数为锌粉粒径0.3mm、短挡板、叶片转速420rpm、入口不偏置、叶片角度90°及3号出口,整体优化工况反应段锌粉体积浓度比基准工况提高54.3%。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生产约束条件下(45°入口)的优化参数为锌粉粒径0.3mm、短挡板、叶片转速420rpm、叶片角度90°,采用此优化工况反应段锌粉体积浓度比基准工况提高53.9%。
其他文献
利用单一干燥设备难以解决新鲜苹果渣这样高粘高湿的渣滓类物料的干燥,通常采用组合干燥装置来解决高粘高湿物料的干燥问题。本研究是通过采用过热蒸汽作为工作热源,同时回收利
设计师所关注的公共空间与景观空间的激活,其实就是制造一种空间与使用者的连接感.而今天我们所要讨论的水岸空间也一样,水岸空间包括公共空间、公共艺术空间、桥,等等,而这
期刊
湍球塔作为一种具有高效传热、传质性能的设备,塔内填料的剧烈湍动为相间的接触提供大的表面积,同时填料本身具有“自洁”作用,因而特别适合含尘气流的净化及有害气体的吸收,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峻,节能环保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此世界各国相继出台愈来愈严格的排放法规,内燃机必然朝着高功率密度、低
我们团队围绕滨水主题展开了四个方面的研究:第一是生态和游憩功能共轭,第二是水体验空间与设施评价,第三是滨水绿道构建技术研究,第四是游憩机会谱构建研究.通过调研与系统
期刊
12月17日上午,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顺利落下帷幕,至此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已成功举办三届.当日举行的学术研讨会邀请十多位学界专家学者,研讨艺术季的体验与收获、艺术季后
近几年,随着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的日趋成熟,在水轮机模型的开发研究和内部流场分析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CFD数值计算技术能较准确地获得水轮机内部流场分布及过流部
在多级泵的应用过程中,轴向力平衡的好坏是影响泵可靠运转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轴向力一直都是多级泵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计算轴向力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经验公式所算出来
伴随着高温超导材料的问世,超导技术的应用从原来的液氦温区上升到液氮的温区。高温超导电机作为超导技术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应用得到了国内外科研院所的关注,它与传统的电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