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支架再狭窄(ISR)的相关因素,为预防中青年冠心病患者支架内再狭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4730例患者,按年龄区分,按年龄划分为两组,为中青年组(年龄<65岁)及老年组(年龄≥65岁),分别从两组中随机选出500名中青年患者及500名老年患者,并进行门诊及电话随访。本研究共入选患者1000例,完成随访928例,失访72例,随访率为92.8%。其中705例患者选择行冠脉CT,已确定为无ISR患者。选取于术后1年内行冠脉造影随访的223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再次冠脉造影的判定结果,分为ISR组(114例)和无ISR组(109例),ISR组中按照年龄分为中青年ISR组(63例)、老年ISR组(5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两次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其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ISR的关联。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高血压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支架直径在ISR组与无ISR组比较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①冠状动脉ISR组吸烟率高于无ISR组(68.97%vs 39.21%,t=7.816,P=0.008);②冠状动脉ISR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无ISR组(74.60%vs 47.06%,t=6.749,P=0.028);③冠状动脉ISR组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无ISR组(5.13±1.06 vs 4.38±2.62,χ2=6.473,P=0.041)。④冠状动脉ISR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无ISR组(3.08±0.26 vs2.12±0.37,χ2=7.830,P=0.03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2.053,P=0.003)、高血压(OR=2.194,P=0.009)、总胆固醇(OR=1.017,P=0.024)、低密度脂蛋白(OR=0.903,P=0.034)均是冠脉ISR的危险因素。吸烟(OR=2.281,P=0.002)和高血压(OR=2.146,P=0.007)与中青年ISR的相关性较强。在中青年ISR组与老年ISR组比较中,两组吸烟量分层对比结果显示:中青年ISR组吸烟在10~20支/天的患者比例(39.68%)高于老年ISR组吸烟在10~20支/天的患者比例(2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中青年ISR组吸烟在>20支/天的患者比例(6.35%)高于老年ISR组吸烟在>20支/天的患者比例(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在中青年ISR组与老年ISR组比较中,两组血压分层对比结果显示:中青年ISR组收缩压在160~180mmHg的患者比例(28.57%)高于老年ISR组收缩压在160~180mmHg的患者比例(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中青年ISR组收缩压在>180mmHg的患者比例(4.76%)高于老年ISR组收缩压在>180mmHg的患者比例(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吸烟、高血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冠脉支架发生支架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吸烟和高血压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支架再狭窄相关,可能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支架再狭窄的独特危险因素。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收缩压>160mmHg或(和)吸烟>10支/天的患者中,中青年患者较老年患者更易发生支架再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