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常继发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HCC起病隐匿、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发展到中晚期,往往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重要的是,我国近80%HCC是由乙肝导致的LC演变而来,因此LC患者是HCC发生的高危人群。虽然目前已有多种鉴别HCC和LC的检测方法,如AFP、超声、CT、MRI及病理活检等,但仍较难在HCC早期给予明确诊断。鉴于代谢组学(Metabonomics)是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细胞或机体内低分子量代谢产物,来监测机体或活细胞中代谢变化的一门新兴科学,在寻找疾病分子诊断标记物方面已有成果。因此,本研究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分析乙肝肝硬化(Hepatitis B virus Induced LC,HBV-LC)、HCC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清代谢组学,以期筛选出具有显著性差异的血清代谢物,并探索其作为鉴别HBV-LC与HCC分子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6例HBV-LC患者、29例HCC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的清晨空腹血液,经预处理后,利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血清代谢组学技术,获取各组样品1HNMR图谱。将1HNMR全谱数据归一化后,输入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并分别建立模型。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值(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VIP)及载荷值对代谢标志物进行初步筛选,再采用SPSS 17.0软件对得到变量行配对样本t检验,排除P>0.05的变量,筛选出可区分HBV-LC和HCC的代谢标志物,并探讨其涉及的代谢过程。结果:基于NMR技术对HBV-LC、HCC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代谢组学分析,所建立的PCA模型显示:对照组的聚集、分布能够和实验组区分开,但HBV-LC组与HCC组的分布有重叠,提示两组间可能存在某些共同的代谢变化;进一步运用OPLS-DA模式识别,可将HBV-LC组、HCC组与对照组较好地区分开来,提示PCA和OPLS-DA模型皆可用于鉴别诊断HBV-LC和HCC。对VIP值较大的小分子代谢物进行鉴定及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HBV-LC、HCC患者的血清乳酸升高,胆碱、甲酸降低;牛磺酸在HBV-LC患者中升高,而在HCC患者中降低。与HBV-LC组相比,HCC患者血清中亮氨酸、乳酸、丙氨酸、胆碱、甘氨酸升高,牛磺酸、甲酸降低。结论:本研究应用NMR技术分析HBV-LC、HCC和健康对照组间的血清代谢组学,建立的PCA和OPLS-DA模型可区分HBV-LC、HCC和正常人群。HBV-LC和HCC患者血清中的乳酸、胆碱、牛磺酸、甲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该结果可为代谢组学鉴别HBV-LC和HCC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