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大林建立的苏联模式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它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0多年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与苏联模式息息相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包括很多重大决策的形成,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失误,都同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分不开。研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认识,这是研究共和国史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对这个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搞清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才能全面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本文从分析中国共产党提出“一边倒”政策着手,叙述了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过程,并探讨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本文由绪论、正文七章和结束语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对象,即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1949-1976)。虽然学术界对苏联模式作了大量研究,但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苏联模式认识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这样的文章并不多,不少领域还没有涉及,因此研究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的认识,不仅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而且还有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思路是着重叙述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变化过程(1949-1976),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模仿苏联模式建设新中国;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与苏联模式;中共对苏联模式进行反思;波匈事件与中共对苏联模式的认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苏联模式;中苏论战与维护苏联模式;“文化大革命”与维护苏联模式。第一章,论述建国前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认识。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持全面肯定的态度,决定按照这个模式建设新中国。因此,本章着重介绍了中国向苏联学习的具体表现以及为什么要学习的原因。第二章,主要论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与苏联模式的关系。首先,中国共产党改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过渡构想,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其次,中国共产党肯定了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目标模式,并参照苏联的做法,进行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再次,通过苏联模式来理解社会主义。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起来。第三章,论述苏共二十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等方面,揭示了苏联模式的缺点和错误,提出要以苏联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为此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苏联模式弊端的措施;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又决定按照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中国的经济体制,并且提出要继续学习苏联<WP=4>计划工作经验。尽管中共提出要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但由于受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因此也就不可能成功地找到一条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第四章,分析波兰和匈牙利事件对中国共产党认识苏联模式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既认识到波匈事件与苏联模式的关系,又把它们同阶级斗争联系起来,从而对阶级斗争作了扩大化的认识。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对社会主义两类矛盾问题进行了探讨。但是,毛泽东对波匈事件的认识有局限性,所以他在阶级斗争问题上也提出了一些不正确的观点。结果在阶级斗争问题上又回到斯大林的观点上,并推向绝对化。第五章,探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同苏联模式的关系。毛泽东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本来是想突破苏联模式。但是,毛泽东受制于斯大林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束缚,片面地追求所有制形式的“大”和“公”,急于从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中国的人民公社实际上就是苏联集体农庄的翻版。“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就是受此影响。在纠“左”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学习了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和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肯定了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和商品的思想。结果,不但没有突破苏联模式,反而在所有制形式和急于过渡问题上把苏联模式推向极端。第六章,主要研究中苏论战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维护。中共站在维护苏联模式的立场上来判断是搞社会主义,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共认为,搞社会主义就应该实行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形式,就是搞计划经济,就是国家垄断对外贸易。以此作为判断标准,中共认为苏联和南斯拉夫的改革,就是复辟资本主义,而中国才是真正地在搞社会主义。第七章,着重论述“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的维护。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很大程度上是出于维护苏联模式的需要。中共在思想文化体制上向传统的苏联体制回归,并把阶级斗争理论推向极端,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这个时期,中共一方面批判苏联的改革,对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性质都作了不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又批判中国国内的“修正主义”。本文通过探讨上述问题,在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有新的发现和突破。一是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