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公司股东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公司经营者与股东的长期利益出现了不一致。为了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合理激励和约束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人员,美国大型公司采用了股票期权等股权激励模式,并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普及。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公司制的改革,我国开始逐步引入股权激励制度。但是在引进股权激励机制初始,国家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我国的股权激励及其会计处理进行规范,使得我国股权激励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尽管自2005年至今,国家借鉴西方股权激励制度的相应法律法规以及会计准则,对我国的股权激励制度进行了规范,但是仍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之处。
本文回顾了股权激励制度的起源及发展,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并对各种主要的股权激励形式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同时,本文对股权激励的国内外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在对股权激励进行了一系列相关介绍之后,分析了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环境以及我国股权激励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引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及会计处理的相关问题,并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得出了相关结论和合理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