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回顾了公允价值会计在国内、外的运用。并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及其在我国应用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目前,公允价值尚缺乏可操作性。其在我国会计事务中的普遍应用有待于应用方法的进一步突破。总的来看,公允价值由于其高度的相关性,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公允价值会计可能会成为21世纪主要的计量基础。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这部分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进而对公允价值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阐述。接着指出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发展趋势。然后指出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部分:理论研究这部分是本文较重要的章节。笔者主要对公允价值会计发展的有关理论进行了探讨。首先从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方面着手,阐述了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环境的转变对会计目标的影响,促使了会计目标从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的转变。接着介绍和分析了公允价值的理论前提。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更具有决策相关性。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质量特征要求越来越高,而公允价值计量更具有信息相关性的质量特征。
第三部分:公允价值在国内、外会计中的应用研究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要章节。笔者首先指出了计量及计量属性的涵义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五种计量基础。其次探讨了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差异,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优越性。再次分析了公允价值确定的方法和原则,并指出其确定可能带来的问题和要求。接着探讨了公允价值的国际、国内应用及我国和国外在公允价值应用上的异同。最后阐明了新会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可能给我国上市公司带来的影响。
第四部分:建议和展望这部分是本文的结尾篇。笔者首先指出了现阶段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存在的可操作性、税收等问题。接着给出了关于我国现阶段使用公允价值的建议。最后对未来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