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医学研究中已证实抑制凋亡蛋白Bcl-2可以抑制细胞的凋亡,但有关该蛋白在丝状真菌中的作用研究还鲜有报道。前人研究发现,过表达Bcl-2的栗疫病毒力菌株在与第一个vic基因位点上存在差异的弱毒力菌株进行病毒传播时,可以抑制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这有利于弱毒力菌株与不亲和的毒力菌株之间dsRNA病毒的传播,并对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的生物防治有着潜在价值。由于栗疫病菌有多个vic基因位点,在毒力菌株与其他vic基因位点上存在差异的弱毒力菌株进行dsRNA病毒传播是否同样具有正向作用还不清楚。 本文以实验室所保存的过表达Bcl-2的栗疫病菌转化子为材料,主要针对Bcl-2基因对多个vic基因位点上的病毒传播及致病力、抗胁迫能力开展了相关研究,发现在多个vic基因位点存在差异时,Bcl-2基因对弱毒力菌株和毒力菌株间的病毒传播都有正向作用,但差异很大,对前两个vic基因位点存在差异时,影响比较显著,第四个vic位点存在差异时,几乎没有影响;通过野生型和转化子对栗树寄主的致病力测定和抗胁迫现象的分析中发现,转化子产孢量出现下降,但菌丝干重和鲜重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且无论在实验室还是自然界,转化子对果树的致病力相较于野生型没有明显的差异;在受到外界凋亡信号的刺激,转化子菌丝中ROS和NO含量明显低于野生型,并且核凋亡出现延缓状态;在受到H2O2胁迫和盐胁迫时,生长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胞外酶的检测中发现,多聚半乳糖核苷酸酶和漆酶活性没有发生变化。 综上所述,Bcl-2能够抑制栗疫病菌的细胞凋亡,并且在vic基因位点不同差异的情况下对病毒传播都有正向调控作用,对栗树寄主的致病力并没有增强,这对病毒传播的亲本选择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可望有效提高栗疫菌弱毒力菌株携带的dsRNA病毒向毒力菌株的传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