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分析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CINIII)随访对象的临床特点;评价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高级别CIN的有效性与安全性;2.探讨TCT及HPV检测在随访过程中的价值;残留、复发的高危因素;手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阴道镜门诊接受LEEP保守治疗并病理诊断为CINII、CINIII持续有定期随访记录的患者共321例进行平均为期52.2月的定期随访。2.定期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和(或)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当TCT诊断为ASCUS及其以上结果、持续性HPV感染或患者有可疑主诉均进行阴道镜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最终诊断。3.利用SPSS16.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后残留、复发高危险因素;以α<0.05为检验标准。结果:1:随访5年内发现术后3月残留1例,复发11例,盆腔淋巴结转移性鳞状细胞癌1例;309例5年内未发现病变,治愈率为96.26%,失败率为3.74%。2:TCT阳性患者17例,共计25次;其中HSIL2例,均证实复发(2/2)、LSIL(5/9)、ASC-H(1/4)、ASCUS(4/10),其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55.56%、25.00%、40.00%。3:241例(受检率75.1%)患者术后接受HPV分型检测;HPV感染的有80例(1-5次),共计131次,HPV16、58、52、18阳性患者各23例、16例、14例、7例,对上述4种型别的感染通过联合TCT检查、定期复查或阴道镜检查误诊率为:5.6%、6.25%、14.29%、0%。对LEEP后HPV感染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值=0.01,即LEEP后随访人群随着时间的延长HPV感染率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LEEP前HPV感染患者术后HPV清除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值<0.01,即LEEP对感染人群的HPV清除效果明显。4:TCT检查、HPV分型检测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75%、99.27%、44.00%、99.73;92.00%、90.43%、17.16%、99.81%;90.00%、99.81%、81.81%、99.9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示:绝经(p=0.001)、切缘阳性(p=0.035)、HPV感染(p=0.006)是LEEP后CINII、CINIII复发的危险因素;年龄(p=0.639)、病理分级(p=0.262)、累及腺体(p=0.496)与术后复发无统计学关系,不是其复发高危因素。6:随访五年内,术后有生育愿望的16例患者中15例均自然受孕,受孕率为93.75%,除1例孕36+4周早产,1例孕4月定期产检中,余均足月剖宫产分娩。妊娠41例计51次(1-3次),24例因非意愿怀孕行人工流产术29次(1-2次);有生育史患者18例计19次(1-2次);胎膜早破及早产率均为10.53%(2/19),择期剖宫产分娩。结论:1.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具有有效性与安全性。2.TCT联合HPV检测阳性、阴性预测值高,是术后随访的可靠方法。3.术后随访方案应根据每位病人的切缘情况、术后HPV检测情况、绝经状况及综合因素评估,加强高危病人的检测,制定个体化检查方案。4.LEEP对患者的受孕率、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